[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转头切换的陶瓷滚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5614.8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奕山;林海良;何建凡;何少武;张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转头 切换 陶瓷 滚压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多转头切换的陶瓷滚压机,具有至少两组转盘位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上方配置有由平移机构所驱动的多工位转轮,所述多工位转轮中分布有数量与转盘相对应的转头,所述多工位转轮背面轴接有第一电机,各转头通过连轴穿过多工位转轮与内部对应的行星齿轮连接,多工位转轮前面配置有冠状齿轮能够与行星齿轮联动,冠状齿轮由第二电机驱动,平移机构通过U型的连杆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连接,多工位转轮中配置有对应各转头方向的电磁体,转头位于行星齿轮与多工位转轮之间的连轴段配置有弹簧。本发明利用泥料塑形后人工移走的间隙,能够通过切换转头持续对另一工位上不同形状的泥料进行滚压塑形,一机多用,可持续性强,有效提高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转头切换的陶瓷滚压机。
背景技术
滚压成型是一种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滚压成形由旋压成形发展而来,采用旋转塑形代替型刀作为主要成形部件,与轧膜成形比较相似。现有的滚压成型机需要由人工操作,通常人工拾取泥料放入成型模具中,再将转盘转移至工作台上,由滚压机进行滚压成型。这种滚压机通常是一个形状的转头对应一个形状的转盘,且都是单工位工作的,需要人工对转盘中放入泥料,机器上的转头对应落入转盘中对泥料进行滚压成型,而后需要人工将成型的泥料及其转盘移走,并再次装入新的泥料及转盘,如此效率并不高,且若需要生产不同形状的陶瓷制品,则需要配套多种不同转头及转盘的滚压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转头切换的陶瓷滚压机,能够通过切换转头连续对不同形状需求的泥料进行滚压,提高生产效率,一机多用,降低设备购买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多转头切换的陶瓷滚压机,具有至少两组转盘位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上方配置有由平移机构所驱动的多工位转轮,所述多工位转轮中分布有数量与转盘相对应的转头,所述多工位转轮背面轴接有第一电机,各转头通过连轴穿过多工位转轮与内部对应的行星齿轮连接,多工位转轮前面配置有冠状齿轮能够与行星齿轮联动,冠状齿轮由第二电机驱动,平移机构通过U型的连杆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连接。
本发明的多工位转轮中配置有对应各转头方向的电磁体,转头位于行星齿轮与多工位转轮之间的连轴段配置有弹簧。
本发明的弹簧与行星齿轮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本发明的电磁体对应行星齿轮的端部配置有第二轴承。
本发明的第二轴承为凸轴承,且第二轴承内部的滚珠为塑料材质。
本发明的第一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本发明的各转盘均由对应的第三电机驱动。
本发明的连杆中配置有气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泥料塑形后人工移走与重新装配的间隙,能够通过切换转头持续对另一工位上不同形状的泥料进行滚压塑形,多工位转轮配套离合机构,可使单一转头进行工作,一机多用,可持续性强,有效提高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多工位转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多工位转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5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