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抗病毒母粒、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6601.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蔡雄;韩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K9/10;C08K3/30;C08J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曾银凤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抗病毒 abs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母粒、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抗病毒母粒是以CuS、硅烷偶联剂和ABS接枝马来酸酐为原料制备而得;所述ABS材料由ABS树脂、增韧剂、抗氧剂、润滑剂、光稳定剂、抗菌抗病毒母粒制备而得。本发明的ABS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功能,且综合力学性能佳,可直接注塑成型,可应用于家电外壳、玩具、汽车内饰件等,制备方法简单,所使用的设备均为通用的聚合物加工设备,无需增加设备,投资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母粒、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中使用的家电产品如洗碗机、饮水机、冰箱、洗衣机等,它们的很多零部件都采用ABS塑料制成;还有其他一些频繁接触的物品如电话、电脑键盘、各种电器开关、少儿玩具等,也都大量采用了ABS塑料制品。长期使用后,塑料制品表面沾染和滋生各种致病菌。为避免因使用塑料制品而引发交叉感染,开发抗菌塑料对减少病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抗菌抗病毒材料做了一些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109054176A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塑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塑料以载银沸石和壳聚糖等为抗菌剂,还包括纳米氧化锌、电气石粉和蒙脱石粉等抗菌分散剂,抗菌剂能够均匀分散,既保证一定的强度,又能提高抗菌效果,但仍存在银离子不稳定、抗菌时效有限且并不具有抗病毒效果的问题。
目前主要应用在塑料制品中的抗病毒思路还是和抗菌材料保持一致,一种是使用无机物载体(玻璃、磷酸盐、沸石)载银、载锌的抗菌剂,一种是使用光触媒类型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抗菌剂,都能保持不错的抗菌效果,但是银锌体系的纳米粒子在长期的接触下有一定毒害性,而光催化类型的抗菌剂则无法保证在黑暗条件下的有效性,且这些抗菌剂都没有抗病毒的效果。
当前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之下,提供一种具有毒性低、抗菌抗病毒效果好的ABS材料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母粒,该母粒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抗菌抗病毒母粒,所述抗菌抗病毒母粒是以CuS、硅烷偶联剂和ABS接枝马来酸酐为原料制备而得,所述CuS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1~3,所述CuS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和与ABS接枝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1:1~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uS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1~2,所述CuS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和与ABS接枝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1:1~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氨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抗菌抗病毒母粒的制备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抗菌抗病毒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比10:1~3的比例,将CuS与硅烷偶联剂搅拌混合;
(2)、再按CuS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和与ABS接枝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1:1~4,加入ABS接枝马来酸酐,搅拌混合;
(3)、步骤(2)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即得抗菌抗病毒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6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