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优化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68552.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齐小伟;陈秀海;李昕;李永勋;彭博;张育臣;王进贤;邹乐;陈一凡;李赢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崔来贺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优化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重要负荷弃负荷量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阶段,以费用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第一目标函数,求解所述第一目标函数,以确定分布式源荷的容量与位置,以及最小费用区间;其中,所述分布式源荷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储能和发电机;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以最恶劣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出力场景下,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第二目标函数,求解所述第二目标函数,得到最小运行成本区间;当所述最小费用区间下限值与最小运行成本区间上限值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值时,得到初步配电网优化方案,并进行第三阶段;当所述差值不满足预设值时,返回第一阶段重新进行分布式源荷的容量与位置确定;
第三阶段,对第二阶段得到的初步配电网优化方案的弹性水平指标进行评价,当所述弹性水平指标在预设范围内时,完成配电网优化;当所述弹性水平指标不在预设范围内时,通过网络重构和临时微网构建来满足配电网弹性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经济效益和重要负荷弃负荷量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中,第一目标函数中的费用包括年化投资建设费用维护费用正常运行工况下最恶劣风机出力场景下的运行费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顾经济效益和重要负荷弃负荷量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年化投资建设费用:
其中:r为年利率;te为设备寿命;I与T分别为节点集合与时间索引集合;i、w、s、g、t分别为节点、风机、储能、柴油机、时间索引;W、S、G分别表示配电网中一个节点能配置的WT、BS与DG的最大数量;与分别为WT、BS与DG的单机建设成本;xi,w、xi,s、xi,g为0-1变量,分别用于表征风机w、储能s、柴油机g是否在节点i进行规划配置;
维护费用:
其中:与分别为WT、BS、DG的单机年化维修费用;xi,w、xi,s、xi,g为0-1变量,分别用于表征风机w、储能s、柴油机g是否在节点i进行规划配置;
正常运行工况下,最恶劣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出力场景下的运行费用:
其中:σt为时刻t表征风机出力不确定的系数;yn为正常运行工况下运行相关的连续变量组成的向量;为时刻t从主网购电成本费用;CDG为DG燃料成本费用;CP为弃负荷的惩罚费用;为时刻t从主网流入的有功功率;为节点i的DG在时刻t的有功出力;为节点i在时刻t的弃负荷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经济效益和重要负荷弃负荷量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中,第二目标函数如下:
其中:σt为时刻t表征风机出力不确定的系数;yn为正常运行工况下运行相关的连续变量组成的向量;为时刻t从主网购电成本费用;CDG为DG燃料成本费用;CP为弃负荷的惩罚费用;为时刻t从主网流入的有功功率;为节点i的DG在时刻t的有功出力;为节点i在时刻t的弃负荷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顾经济效益和重要负荷弃负荷量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中,第二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运行约束、功率平衡约束、电力网络的电压幅值约束和电流幅值约束、线路热容量约束和弃负荷量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经济效益和重要负荷弃负荷量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水平指标为在最恶劣场景下重要负荷的弃负荷量上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顾经济效益和重要负荷弃负荷量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网络重构和临时微网构建来满足配电网弹性需求时,需要满足控制模式约束、拓扑约束和紧急工况下的安全运行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85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