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接配合组件、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1589.4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万豪;许顺良;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嘉兴御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配合 组件 结构 预制 连接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接配合组件、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插接配合组件包括插杆以及定位组件,插杆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插杆的外周壁上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卡齿,定位组件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卡齿相互配合的第二卡齿,定位组件包括撑开部,撑开部的径向尺寸沿插杆的插入方向呈增大趋势;插杆能够伸入定位组件,撑开部能够伸入第一凹槽中并撑开插杆,以使第一卡齿组与第二卡齿组相互啮合;其中,相对靠近插杆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齿高小于相对远离插杆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齿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接配合组件、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技术领域中,经常需要将两根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的端部相互对接并固定,从而 延长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的长度,以满足特定的施工需要。常用的对接手段是在两根预制预 制桩连接机构之间设置快速对接组件,快速对接组件分别与两根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中的轴 向钢筋相连接,并且可以相互插接并形成不可拆除的固定连接。
现有的快速对接组件对接后的连接稳定性较低,当其受到侧向剪切或冲击作用时容易晃 动甚至出现强度破坏,无法保证两端的预制预制桩连接机构保持可靠的相对固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插接配合组件、插接结构及预制桩连接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接配合组件,包括插杆以及定位组件,插杆开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 第一凹槽,插杆的外周壁上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卡齿,定位组件的内周壁上设有 多个与第一卡齿相互配合的第二卡齿,定位组件包括撑开部,撑开部的径向尺寸沿插杆的插 入方向呈增大趋势;插杆能够伸入定位组件,撑开部能够伸入第一凹槽中并撑开插杆,以使 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相互啮合;其中,相对靠近插杆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齿高小于相对远离 插杆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齿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插杆的插入方向,第一卡齿的数量密度呈减小趋势。
如此设置,随着插杆逐步进入定位组件,二者的啮合固定难度加大,而第一卡齿沿插杆 插入方向逐渐稀疏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啮合固定的难度,并保证撑开 部能够充分插接于第一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插杆的插入方向,第一卡齿齿厚呈增大趋势。
如此设置,第一卡齿的强度沿插杆的插入方向呈提高趋势,使得插杆与定位组件对接时 的齿啮合固定更紧密更可靠,防止靠近插杆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折断;此外,相对靠近插入 起点的第一卡齿齿厚大于相对远离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齿厚,因而定位组件上相对靠近插杆 的第二卡齿不易与靠近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啮合,以避免第一卡齿不能充分与第二卡齿啮合, 克服插杆与定位组件插接啮合不充分的缺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卡齿中,最靠近插杆的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齿厚大 于或等于其他第一卡齿的齿厚。
如此设置,最靠近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能够比其他第一卡齿承受更大的啮合压力,从而 提高插杆插入起点一端的强度和承力能力,避免插杆的插入起点处出现屈服变形或者破裂失 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最靠近插杆的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的外周壁相对于插杆的轴 线倾斜设置并形成引导面。
如此设置,在逐渐对插杆施力过程中,引导面能够带动最靠近插入起点的第一卡齿更快 地通过多个相对靠近插杆的第二卡齿,以使插杆尽快地运动至第一凹槽内的插接极限位置, 最终与定位组件充分啮合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卡齿均呈环形。
如此设置,环形设置的第一卡齿能够在插杆的周向上均匀地承受定位组件的啮合压力, 提高第一卡齿的承力性能,有利于插接配合组件长期服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嘉兴御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嘉兴御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1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手套箱内框注塑模具
- 下一篇: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