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腋窝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体位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2520.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向常娟;白亚平;李明达;田德方;孙晓峰;段郦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腋窝 治疗 肩胛骨 骨折 手术 体位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腋窝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体位支撑装置,其包括上肢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和手术床,设置垂直于手术床床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和滑动组件,第一调节结构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调节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上肢固定组件与第一调节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与第二调节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与手术床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第一调节结构的底部,滑动组件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调节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结构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实现对上肢固定组件的位置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腋窝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体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肩胛骨骨折很少见,占所有骨折的0.5%~1.0%,高能外伤是导致此类骨折的常见受伤机制;大多数肩胛骨骨折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但随着对肩胛骨骨折认识的深入及人们对上肢功能的要求逐渐增高,同时由于肩胛骨体部的缩短和中间移位,可导致潜在的疼痛、血管问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持续的肩部症状和手臂功能丧失等,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同的肩胛骨骨折部位,常常选择的手术入路也各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Judet后入路,该入路的主要优点是对于骨折的暴露比较充分,缺点是创伤较大、手术切口较长、术后瘢痕大,而且无法解决关节盂前侧Bankart损伤,另外选择Judet入路时,还要严格仔细分离肩胛上神经、旋肩胛动脉及肩胛上动脉,避免这些神经、血管的损伤。
前方入路(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应用较少,主要治疗肩胛骨前部的骨折,如盂缘前部和喙突骨折,但对于前侧损伤固定不满意,无法解决肩胛颈及体部骨折;前后联合入路主要治疗锁骨、肩峰、肩胛颈和喙突等部位的复合损伤,对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大,影响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
腋窝入路可以充分暴露肩胛盂前下部、肩胛颈及肩胛骨外侧缘,并且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内固定牢靠等优点。
手术治疗前,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术区及患侧上肢常规消毒;手术治疗中,上抬患者手术侧的上肢,充分暴露腋窝,切口起自腋窝皱褶偏后,向下沿着背阔肌的前缘延伸,切口长约8-10cm;该切口隐蔽并能够减少汗腺对切口刺激。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没有专门用于该术式固定患者上肢的装置,因此需要一名助手手动固定患者的上肢,非常占用人力且助手易疲劳。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腋窝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体位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腋窝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体位支撑装置,其包括上肢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和手术床,设置垂直于手术床床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和滑动组件,第一调节结构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调节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上肢固定组件与第一调节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与第二调节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与手术床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第一调节结构的底部,滑动组件的其中一端与第一调节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结构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实现对上肢固定组件在垂直于手术床床面和平行于手术床床面的位置调节。
进一步,所述上肢固定组件包括臂托、限位件和连接件;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臂托固定连接;限位件的其中一端与臂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臂托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将患者的上肢放置在臂托上,通过限位件对上肢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臂托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手术床的中线,第二端朝向手术床的外侧,从第一端向第二端为走势向上的弧线形板状结构;第二端的最低点高于第一端的最低点。此种设置时为了使用时符合患者上肢摆放的位置,患者采取侧卧位,位于身体上侧的上肢需放入臂托进行固定,上肢的肘部低于腕部的位置,为了符合上肢的走势,因此设置此种形状的臂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2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