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2809.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3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彭志彬;梁景亮;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完美世界(重庆)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33 | 分类号: | H04L67/133;H04L67/51;H04L67/56;H04L6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孙明子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处理 方法 以及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本方法响应于本地业务触发的远程处理任务,向执行远程处理任务的多个服务端分别发送包含与相应服务端对应待处理数据的远程调用请求;生成多个远程调用请求对应的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组合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以得到目标Promise对象;在目标Promise对象上设置监听器;通过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分别接收多个服务端基于待处理数据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将接收到的数据处理结果传入Promise对象;通过目标Promise对象将组合后的数据处理结果传递给监听器,以使本地业务通过监听器获取到组合后的数据处理结果,实现业务处理逻辑与微任务解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游戏业务中日益丰富的活动内容,后端业务系统的逻辑逐渐复杂。例如,游戏业务中跨服活动的增加,往往会触发大量的跨服业务,对后端业务系统的远程调用和异步并发等业务功能造成较大压力。
相关技术中,一般的游戏后端框架的远程调用监听回调方案难以在后端业务系统中实现由远程调用请求发起的串联或并联业务逻辑,而如果引入当下主流的Promise/Future到上述游戏框架中,则会因为Promise/Future框架与线程调度、协程调度的深度耦合而破坏游戏框架的线程模型,带来异常风险。另外,现有Promise/Future方案除了会侵入线程模型外,还由于没考虑所依赖的λ函数的缺陷而对线上热更造成麻烦,影响项目的维护与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以实现与线程协程解耦的业务处理流程,便于在后端业务系统中添加业务处理逻辑,提升后端业务系统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本地业务触发的远程处理任务,向执行远程处理任务的多个服务端分别发送远程调用请求,每个远程调用请求中包含与相应服务端对应的待处理数据;
生成多个远程调用请求对应的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并组合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以得到目标Promise对象;
在目标Promise对象上设置监听器;
通过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分别接收多个服务端基于待处理数据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处理结果传入目标Promise对象;
通过目标Promise对象将组合后的数据处理结果传递给监听器,以使得本地业务通过监听器获取到组合后的数据处理结果。
在一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通过Promise代理对象中包含的回调函数接收异步处理任务的执行状态。
在一可能的设计中,回调函数接口为λ函数。通过Promise代理对象中包含的回调函数接收异步处理任务的执行状态,包括:通过调用setSuccesss方法或setFailure方法传入λ函数,以接收用于指示异步处理任务执行状态的回调参数。
在一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对于调用第一回调方法的异步处理任务,若多个服务端中任一服务器返回的执行状态为成功,则确定异步处理任务完成;对于调用第二回调方法的异步处理任务,若多个服务端中所有服务器返回的执行状态均为成功,则确定异步处理任务完成。
在一可能的设计中,通过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分别接收多个服务端基于待处理数据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包括:对于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中的每一Promise代理对象,通过每一Promise代理对象中包含的数据处理接口,调用预设的数据返回方法获取多个服务端的数据处理结果;其中,多个Promise代理对象包括面向同步流程的第一Promise代理对象和/或面向异步流程的第二Promise代理对象,数据处理结果包括多个服务端各自对应的返回值和/或异常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完美世界(重庆)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完美世界(重庆)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2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