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流层电波环境数值模式结果的不同单位网格距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4069.9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生;郭相明;赵振维;李清亮;康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7 | 代理人: | 封代臣 |
地址: | 2661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流层 电波 环境 数值 模式 结果 不同 单位 网格 转换 方法 | ||
1.一种对流层电波环境数值模式结果的不同单位网格距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数值模式中由用户事先设定研究区域和水平网格距d km,d<60;
步骤2,由用户获取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输出的以d km为等间距的等公里单位网格数据文件,该网格数据文件中包含研究区域内每一网格数据对应的不等间距的经纬度信息以及要研究的对流层电波环境参数信息;
步骤3,根据对流层电波环境数值模式结果的具体等公里单位网格距d km,以及所要转换到的具体等经纬度单位的网格距c°,确定研究区域内要转换成的最终等经纬度单位网格的四个顶点;
步骤4,如果要转换的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边界超出研究区域内原等公里单位网格的区域边界,则该网格点不予转换和赋值,终止该对应等网格距网格的转换工作,进而进行研究区域内剩余网格点转换工作,重复进行步骤3,以后所获取的最终等经纬度单位网格覆盖的所有区域中将不包含该终止转换的网格;
如果要转换的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边界不超出原等公里单位网格的区域边界,则进行步骤5;
步骤5,根据确定后的要转换的等经纬度单位网格四个顶点,获取原等公里单位网格组成转换后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的分面积;
原等公里单位网格占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的分面积S原分计算式子如下:
S原分=d原纬分×d原经分 (1)
其中,d原纬分为原等公里单位网格占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的分面积的纬度距,d原经分为原等公里单位网格占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的分面积的经度距;
步骤6,根据获取的分面积S原分,获取原等公里单位网格组成最终等经纬度单位的单个网格的面积占比S占比;
基于下式(2)求出组成最终等经纬度单位网格的原先等公里单位单个网格的面积占比S占比:
S占比=(S原分/S最终)×100% (2)
其中,S最终为最终的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的面积;
基于下式(3)求出S最终:
S最终=d纬×d经 (3)
其中,d纬为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的纬度距,d经为最终等经纬度单位单个网格的经度距;
步骤7,获取原等公里单位网格的对流层电波环境参数W原占所组成的最终等经纬度单位的单个网格占比S占比的分量W占;
按需从网格数据文件中依据经纬度读取每个原等公里单位网格对应的对流层电波环境参数值,根据下式(4)获取原等公里单位网格的对流层电波环境参数W原占所组成的最终等经纬度单位的单个网格占比S占比的分量W占:
W占=W原×S占比 (4)
步骤8,将步骤7获取的分量W占相加即是所求得的最终换算成的以网格距经纬度单位设置的某一个等网格距对流层电波环境参数的网格值W最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流层电波环境数值模式结果的不同单位网格距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用户设定的研究区域内网格数有n×m个,每一网格有N个电波环境参数;重复步骤7—8,获取该最终等网格距网格的其他对流层电波环境参数;重复步骤3—9,获取研究区域内其它最终等网格距网格的对流层电波环境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40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