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4599.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郭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凰(无锡)光谱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河北圆友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73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谱 检测 安全 防护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属于拉曼光谱技术领域。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爆壳体,防爆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机构,防爆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口,进口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检样品的底板,底板与防爆壳体之间设置有卡合机构,防爆壳体内固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防爆壳体分隔形成储水腔体、释压腔体以及检测腔体;本发明可快速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在检测时发生的爆燃和爆炸情况进行紧急处理,且在防爆壳体与底板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同步对防爆壳体及底板进行清理,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防爆壳体快速投入检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曼光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拉曼光谱是一种分子振动光谱,它可以反映分子的指纹特征,可用于对物质的检测。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待测物对于激发光的拉曼散射效应所产生的拉曼光谱来检测和识别物质。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液体安检、珠宝检测、爆炸物检测、毒品检测、药品检测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976225.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拉曼光谱检测系统,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检测仓,包括具有开口端的仓体,待检样品通过该开口端被放入检测仓中;和盖,该盖被构造成覆盖并接合所述开口端,以与检测仓一起形成限定用于容纳待检样品的空间的防爆容器;该装置通过在防爆容器内对易燃易爆品进行检测,有效地避免物品在在检测时发生爆燃和爆炸等危险情况时对工作人会员带来的危害”。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该防爆容器在易燃易爆品发生爆燃或爆炸时,不能及时对一些情况进行解决,如防爆容器可能由于内部剧烈冲击而抖动从桌体摔落,且内部物体燃烧时需要等其自行燃烧完毕后在处理,导致用时较长,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爆燃或爆炸后防爆容器内部需要工作人员再单独清理,避免影响之后的物品检测结果,用时较长且耗费人工,不利于对防爆容器的快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拉曼光谱检测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爆壳体,所述防爆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防爆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口,所述进口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检样品的底板,所述底板与防爆壳体之间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防爆壳体内固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防爆壳体分隔形成储水腔体、释压腔体以及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外壁开设有用于检测待检样品的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内壁连接有石英片,所述防爆壳体的外壁还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壁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远离套管内壁的一端依次穿过储水腔体、释压腔体和检测腔体并连接有清理件。
优选的,所述清理件包括与检测腔体内壁活动相抵的清理杆,所述清理杆设置为弯折杆,所述清理杆外壁套接有清理巾,所述清理巾可采用防火棉。
优选的,所述释压腔体内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连,所述筒体与储水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筒体的下半部设置为锥形体,所述锥形体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外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一活塞外壁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防爆壳体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套管外壁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轨道槽,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在轨道槽内。
优选的,所述轨道槽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限位槽、移动槽以及环形槽,所述限位槽、移动槽和环形槽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凰(无锡)光谱测控有限公司,未经仪凰(无锡)光谱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4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