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观测系统对全球电离层数据同化性能的影响评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75121.2 申请日: 202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417580B 公开(公告)日: 2022-12-02
发明(设计)人: 欧明;陈龙江;杨升高;许娜;王妍;吴家燕;陈亮;熊雯;冯健;甄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6F30/20 分类号: G06F30/20;G01S19/37;G01W1/10;G06F111/10
代理公司: 青岛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7 代理人: 封代臣
地址: 266107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观测 系统 全球 电离层 数据 同化 性能 影响 评估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观测系统对全球电离层数据同化性能的影响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地基和天基观测系统基本参数输入:

步骤A1,读取地基观测系统的配置参数,获取地基垂测、GNSS接收机的地理经纬高坐标和GNSS接收机的观测截止角;

步骤A2,读取天基观测系统的配置参数,获取GNSS卫星和LEO掩星卫星的两行轨道TLE星历、掩星接收机可视角FOV;

步骤B,GNSS卫星和LEO掩星卫星的轨道坐标计算:

步骤B1,解析步骤A2中得到的GNSS卫星和LEO掩星卫星的TLE星历,提取卫星编号、历元时刻、轨道倾角、历元时刻升交点赤经、轨道偏心率、历元时刻近地点幅角、历元时刻的平近点角、平均转速;

步骤B2,利用SGP4模型解算GNSS和LEO掩星卫星的地心坐标系ECI下的经度、纬度和高度坐标;

步骤B3,将卫星地心坐标系下的经度、纬度和高度坐标转换为地心地固坐标系ECEF下的经度、纬度和高度坐标;

步骤C,地基和天基电离层观测数据仿真:

步骤C1,设定太阳辐射指数F10.7、月份和UT时刻作为电离层模型NeQuick的输入;

步骤C2,将地基垂测的地理经纬度输入到NeQuick模型中,计算对应输入条件下,地基垂测站100千米至F2层峰值高度以下高度上的电子密度剖面Neion(r);

步骤C3,输入地基GNSS台站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纬度、经度、高度和GNSS卫星的纬度、经度、高度计算出两者间的仰角E,计算方法如下:

Δλ=λds (1)

rd=Re+hd (2)

rs=Re+hs (3)

其中,Re表示地球半径,Δλ表示GNSS台站与GNSS卫星二者间经度的差值,L表示二者之间的大圆距离,rd表示台站与地心之间的距离,rs表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

步骤C4,判断仰角是否大于GNSS接收机的观测截止角Eobs,若E大于Eobs,则将地基GNSS台站的经、纬、高度作为起始点,GNSS卫星轨道的经、纬、高度作为结束点坐标输入到NeQuick模型中,计算出两点间的倾斜总电子含量STECgnss

步骤C5,将LEO掩星卫星的纬度、经度、高度和GNSS卫星轨道的纬度、经度、高度分别转化为地心地固坐标系ECEF下的坐标(Xt,Yt,Zt)和(Xs,Ys,Zs),转换表达式表示为:

其中,Re表示地球半径,e2=0.00669437999013;

步骤C6,计算LEO卫星与LEO卫星—GNSS卫星射线之间的夹角θ和碰撞点高度,判定是否为掩星观测事件;

步骤C7,将满足掩星观测事件的LEO掩星卫星的经、纬、高度作为起始点,GNSS卫星轨道的经、纬、高度作为结束点坐标输入到NeQuick模型中,计算出两点间的倾斜总电子含量STECgro

步骤C8,在观测数据中加入随机扰动δ,以模拟观测噪声的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Neobs(r)=Neion(r)+δ(μionion) (7)

STECgobs=STECgnss+δ(μgnssgnss) (8)

STECrobs=STECgro+δ(μgrogro) (9)

其中,Neobs(r)表示位置r处垂测的模拟观测数据,STECgobs表示GNSS模拟观测数据,STECrobs表示掩星接收机模拟观测数据;(μionion)为地基垂测的电子密度的平均观测误差和标准差,(μgnssgnss)为地基GNSS接收机的TEC的平均观测误差和标准差,(μgrogro)为掩星观测TEC的平均观测误差和标准差;

步骤D,基于Kalman滤波的全球电离层数据同化:

步骤D1,将地基GNSS接收机、掩星接收机的电离层TEC和垂测仪的电子密度测量数据分别按照“点”型和“线”型观测数据进行分类;

步骤D2,对于“点”型电子密度观测数据,插值方法如下:

其中,Ne表示电离层电子密度,r表示电子密度所在的位置,K表示展开所取的级数;hk(r)为基函数,ak为插值系数,基函数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D3,对于“线”型TEC观测数据,根据接收机与卫星间的几何位置关系,TEC和同化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STEC表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dr表示沿传播路径积分,积分上下限sat和rec分别为卫星和接收机位置,同化观测矩阵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ΔRin表示第i个TEC观测在第n个网格内的射线截距;

步骤D4,遍历同化窗口内所有电离层电子密度和TEC数据,根据式(11)和式(13)同化观测方程可构建为:

y=Hx (14)

其中,y为垂测仪电离层电子密度、地基GNSS接收机TEC以及掩星接收机TEC数据序列组成的矢量,矩阵H为同化观测矩阵,x为待估计的各离散网格点的电子密度;

步骤D5,采用卡尔曼滤波同化算法进行地基和天基TEC或电子密度观测数据的同化,同化方程为:

xa=xb+PHT(R+HPHT)-1(y-Hxb)=xb+G(y-Hxb) (15)

其中,xb和xa分别表示同化前的电子密度背景场和同化后的电子密度分析场,P和R分别代表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和观测数据的误差协方差,G为增益矩阵,H和y分别是同化观测矩阵和观测向量;

步骤D6,利用高斯—马尔科夫预报方法进行全球电离层预报,给出电离层TEC和电子密度预报结果,同时存储到指定的输出路径下:

利用高斯—马尔科夫方法对同化的电子密度进行预报,具体公式为:

其中,t表示预报时间,L代表转换矩阵,为对角矩阵,具体计算方法为:

其中,ΔT为提前预报的时间间隔,τ表示电离层的时间相关尺度;

步骤E,电离层TEC和电子密度同化性能评估:

步骤E1,根据NeQuick模型,采用与步骤C1相同的输入,包括太阳辐射指数F10.7、月份和UT时刻,计算得到真实的三维电子密度和TEC地图值,标记为ParTruth

步骤E2,根据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采用与步骤C1相同的输入,包括太阳辐射指数F10.7、月份和UT时刻,计算得到参考模型的三维电子密度和TEC地图值,标记为Parmod

步骤E3,分别提取数据同化给出三维电子密度结果,利用式(12)积分计算垂直TEC地图结果,标记为ParDA

步骤E4:计算数据同化的技术性能分,计算公式为:

SKS=1-RMSEDA/RMSEmod (18)

RMSEDA=RMSE(ParDA-ParTruth) (19)

RMSEmod=RMSE(Parmod-ParTruth) (20)

其中,SKS表示数据同化的技术性能分,RMSE(﹒)表示计算样本的均方根误差;RMSEDA表示数据同化的均方根误差,RMSEmod表示背景模型的均方根误差;

步骤E5,按照电离层数据同化现报及提取预报结果,按照步骤E1—E4进行反复计算,以评估数据同化模型现报和预报的技术性能分;

步骤E6,采用不同的输入条件,重复步骤C至步骤D,生成不同的观测模拟数据并进行数据同化,以评估不同条件下观测系统的数据同化性能;

步骤E7,定量观测系统对数据同化的影响和贡献:当SKS=1,则表明数据同化的结果与真实结果完全一致,表明此时的观测系统是理论上最佳的;当SKS=0~1时,则表明数据同化的效果优于IRI模型的结果;SKS越大,则改进效果越好,观测系统的影响贡献是正面的;当SKS0,则表明同化结果不如IRI模型,观测系统的影响贡献是负面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观测系统对全球电离层数据同化性能的影响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6具体包括:

步骤C61,计算LEO卫星和GNSS卫星传播路径上的矢量夹角θ,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表示LEO卫星的位置矢量,表示GNSS卫星的位置矢量,

步骤C62,计算在LEO卫星和GNSS卫星传播路径方向的投影截距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C63,计算中间矢量,方法如下:

步骤C64,计算LEO卫星和GNSS卫星射线路径碰撞点坐标

步骤C65,根据碰撞点矢量信息,通过坐标转换即可计算得到碰撞点的高度,在真空近似下,电离层掩星的判断条件为:掩星碰撞点大于60km,小于LEO卫星高度,矢量夹角θ必须在掩星接收机可视角FOV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51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