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5139.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K3/26;C08K3/34;C08K3/04;C08J5/18;C08L7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3144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tpu 窗帘 内衬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二元醇45-60份、异氰酸酯35-50份、二月桂枝二丁基锡0.05-0.25份以及无机填料1.25-6.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无机填料包括碳酸盐、硅酸盐、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碳酸盐包括纳米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碳酸钙由质量比为1:2的轻质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碳材料为炭黑、石墨、纳米碳管、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铁、纳米氧化银、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滑石粉的颗粒度优选大于325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TPU内衬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48-50份、1,4-丁二醇5-6份、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3-45份、二月桂枝二丁基锡0.1-0.2份、碳酸钙1-2份、硅酸盐1-2份、炭黑0.5-1.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800、2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聚碳酸酯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或2000。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包括氧化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钛。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或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包括分散剂,分散剂优选聚乙烯吡咯烷酮。
14.一种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元醇、异氰酸酯、无机填料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热发生聚合反应,得到聚氨酯TPU,聚氨酯TPU经挤压流延,以得到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填料经分散剂分散后与二元醇、异氰酸酯混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为75-80℃,加热时间为1-3h。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厚度为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5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膨胀锚钉使用方法
- 下一篇:门店运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