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民航旅客行李分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7090.4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阮毓超;肖文金;许世清;郑广域;吕福宝;张锦林;王法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民航凯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3/12 | 分类号: | B07C3/12;B07C3/14;B07C3/18;B07C3/20;G06K17/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 代理人: | 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高林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民航 旅客 行李 分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民航旅客行李分拣方法,打印出宾果纸,行李经过RFID读取控制装置时读取RFID标签的行李信息,并发送给显示器,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器查看行李信息,将行李从传送皮带上拉下来并送至临时装载容器中,然后撕下旅客条形码贴纸,黏贴在宾果纸上;摄像头对宾果纸拍照,传给一体机,一体机自动识别照片的条形码,并在照片上标注出识别信息;一体机将识别成功后的照片上传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收到的照片的识别信息与旅客行李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核对结果;若全部一致,则核对结束,若不一致,则一体机上定位错误行李,工作人员找出正确的旅客行李,更正宾果纸和行李。本案实现分拣电子化,减轻工作强度,而且提高分拣效率和正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行李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民航旅客行李分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民航旅客行李托运需依次经过旅客行李交运、分拣、装载、统一运输上机等步骤。传统的分拣方式是工作人员根据对应的航班信息(包括航班号、目的地等),通过肉眼翻查旅客交运行李箱上的行李牌上的标签信息,从而将行李箱从传送皮带上分拣出来,然后送至临时装载容器中,最后统一上机。但这样的分拣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航班高峰时刻行李数量大、堆叠多,分拣工作人员需要频繁弯腰翻查行李确认标签信息,工作强度大,重复动作多,且通常分拣大厅的光线不足,分拣时会受到光线的影响,给翻查工作带来负担;
2、人工匹配到对应行李后,缺少对该行李的核对步骤,又因人员易疲劳,容易造成遗漏、匹配错误等人为失误情况,造成航班延误和额外的经济赔偿,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
3、如若出现错误,工作人员需要再从临时装载容器中翻找行李标签,工作量大,且效率低;
4、至少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协同工作,沟通频繁,容易产生沟通问题;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给航空公司、机场和旅客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一种改进现状的行李分拣方案成为了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航旅客行李分拣方法,实现分拣电子化,无需工作人员翻查行李,减轻工作强度,而且能够提高分拣效率和正确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民航旅客行李分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人员移动至分拣系统处,该分拣系统包括行李转盘、RFID读取控制装置、核对装置和显示器;所述行李转盘呈环形,行李转盘用于放置旅客行李,每个旅客行李上具有各自对应的RFID标签和条形码贴纸,行李转盘的出口端设置所述RFID读取控制装置和核对装置,RFID读取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显示器,显示器设置在所述行李转盘的中部;所述核对装置包括机架、一体机、摄像头、光电开关、云服务器和打印机,所述机架设置识别区供宾果纸放置,识别区设置所述摄像头和光电开关,打印机、摄像头、光电开关和云服务器连接所述一体机;所述宾果纸上设有多宫格,每个宫格里对应粘贴一个旅客行李的条形码贴纸,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条形码贴纸的旅客行李信息;首先,云服务器上实时获取装载的航班号所需要托运的旅客行李信息,工作人员通过一体机输入航班号并连接打印机,打印机打印出带有航班号的宾果纸;
S2.接着,旅客行李交运后,行李进入行李转盘,经过RFID读取控制装置时,RFID读取控制装置自动感应读取RFID标签的行李信息,并发送给显示器,显示器上显示行李信息,且跟随行李滚动播放显示,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器查看行李信息,分拣各自负责航班的行李,将行李从传送皮带上拉下来,并送至对应的航班分配的临时装载容器中,然后撕下条形码贴纸,黏贴在宾果纸上;
S3.行李装载结束后再将宾果纸放入核对装置的识别区,光电开关检测识别区是否放入宾果纸,若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新调整宾果纸在识别区中的位置;
S4.摄像头启动,摄像头对宾果纸进行拍照,拍下的照片传送给一体机,一体机获取到照片后自动识别照片上所有的旅客行李条形码,并在照片上标注出每个条形码的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民航凯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民航凯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7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器人的安全气囊机构
- 下一篇:一种立体开发井网的全局优化和决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