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MU误差校正的输电线路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7286.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7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贺勇;余娟;张江南;周宁;杨知方;畅广辉;吴坡;雷江龙;王丹;任鹏凌;向明旭;阮冲;宫灿锋;宋彦楼;孙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王萍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mu 误差 校正 输电 线路 参数 在线 辨识 方法 系统 | ||
基于PMU误差校正的输电线路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首先,根据误差类型及测量数据的相应特点,分类型对PMU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针对难以觉察的偏置误差,基于输电线路集中等效模型,提出了考虑数据规律及误差灵敏度特性的PMU测量误差的校正方法;最后,在上述校正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全场站PMU数据质量的治理方案。通过模拟和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较于现有方法可改善PMU实际数据质量,进而实现输电线路参数的有效辨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领域,具体涉及基于PMU误差校正的输电线路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参数作为电力系统运行分析的基础,其准确性对电网安全分析、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理论测量精度高,且能够直接获取输电线路两端电压、电流相量,进而实现线路与全网解耦后独立在线辨识的优势。
然而,实际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及干扰,PMU理论上的高精度并不总能得到保证。PMU测量误差可来源于传感器精度、测量算法、硬件误差、不同的设计方案等,无法完全避免。而输电线路参数辨识的误差灵敏度较高,较小的测量误差便可导致较大的辨识误差。尤其在面对难以察觉的偏置误差时,现有参数辨识方法的准确性将大幅下降。
针对上述PMU实测数据难以应用于参数辨识的问题,需对PMU数据进行误差校正,主要方法包括离线测试和在线校正。其中,离线测试要求使用精度高于PMU装置的专用测试设备,且需断电后离线处理,不适用于全场站PMU的误差校正。现有方法主要通过基于物理模型在线校正PMU数据,进而可保证参数辨识精度。但其主要关注于相角误差,且为简化计算假设线路两端各自的相角误差可归算至线路某一端上,无法得到幅值误差及两端各自的相角误差。此外,PMU实际运行数据的真值往往是未知的,导致线路PMU校正结果难以保证其可靠性。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PMU误差校正的线路参数在线辨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PMU场站数据质量的治理方案。该框架可考虑不同类型误差的特点,同时校正幅值及相角的测量误差,改善PMU实际数据质量,进而实现输电线路参数的有效辨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MU误差校正的线路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PMU场站数据质量的治理方案。该框架可考虑不同类型误差的特点,同时校正幅值及相角的测量误差,改善PMU实际数据质量,进而实现输电线路参数的有效辨识。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PMU误差校正的输电线路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WAMS的实时或者历史数据中读取N个时刻的PMU数据,并对PMU数据进行异常噪声预处理;其中,PMU数据包括电压测量数据,电流测量数据,相角测量数据;基于相角PMU测量数据,利用LSTM、数据拟合及规则判别方法对时延时序数据异常噪声、时延等进行预处理;
步骤2,基于电压测量数据和电流测量数据,引入偏置误差相量,建立PMU偏置误差修正模型;其中,偏置误差相量包括:电压偏置误差相量和电流偏置误差相量;
步骤3,以多时刻输电线路等效方程误差最小化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并建立表征电压电流幅值及相角误差灵敏度的第一约束条件,并建立表征PMU量测数据物理规律的第二约束条件;
步骤4,选择待辨识输电线路中的PMU基准场站,对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以最优解作为输电线路参数在线辨识结果。
优选地,步骤1具体包括,对经过LSTM、数据拟合及规则判别方法处理过的PMU数据,其中相角异常噪声以相角正常的跳变点作为分段点,对相角数据进行分段数据拟合,数据拟合的目标函数(1)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7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原蛋白脂质体冻干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储能装置的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