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合金GH2132航空套管高效切削加工工艺的冷却润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7479.9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3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文;佟政阳;陈刚;李红;李震会;张书豪;陶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B23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合金 gh2132 航空 套管 高效 切削 加工 工艺 冷却 润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航空工程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温合金GH2132航空套管高效切削加工工艺的冷却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机床、GH2132航空套管零件、刀具系统的位置布局参数,结合UG三维设计软件、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不同喷嘴直径、内部流道分布对冷却润滑效果影响,确定合适的喷嘴结构和喷射位置;依据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分析雾化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压力和流量参数,并配制润滑液和调控参数;应用确定好的喷嘴结构和布局以及优化后的雾化参数,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冷却微量润滑技术,通过数控铣削加工对GH2132航空套管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本发明解决了GH2132航空套管刀具磨损大、加工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工程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温合金GH2132航空套管高效切削加工工艺的冷却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GH2132铁基高温合金是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型变形高温合金,其在低于650℃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腐蚀、抗疲劳性能,较高的高温屈服强度和持久、蠕变强度等,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工业燃气涡轮机以及汽车发动机等的高温承力、连接部件。然而高温合金的热导率低、导热性差、加工硬化倾向大,其相对加工性仅为45钢的5~15%,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航空制造工程领域的连接套管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管路的连接,工作环境需耐高温600℃以上。对于GH2132航空套管来说,加工过程中存在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效率低等问题。
现有的GH2132航空套管切削加工过程的主要冷却润滑方式是传统切削液,其成本高昂(占总成本10%~20%)、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害并且对环境有污染。为了减少切削液的使用并降低污染,干切削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干切削加工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切削液,直接避免了切削液所引起的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干切削加工会导致刀具-工件切削区域的摩擦急剧增大、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升高,特别是在切削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时刀具磨损急剧增加,刀具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进而影响工件的已加工表面质量。
为了同时满足切削加工性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新型绿色切削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迅速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冷却润滑切削技术有低温冷风切削、微量润滑、水蒸气冷却和液氮冷却。虽然低温冷风切削、微量润滑、水蒸气冷却和液氮冷却技术比干切削有更好的冷却或润滑性能,但都无法同时满足GH2132航空套管高效切削加工过程良好的冷却和润滑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高温合金GH2132航空套管高效切削加工工艺的冷却润滑方法。可同时兼具低温冷却和微量润滑的优异效果,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冷风强制对流换热效应可加快切削散热,微量润滑可减小刀具与工件摩擦生热,可大幅度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延缓刀具磨损,进而改善高温合金可加工性。能够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能够提升该类型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技术的国产化水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温合金GH2132航空套管高效切削加工工艺的冷却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通过仿真优化软件确定合适喷嘴结构和布局:根据机床、GH2132航空套管零件、刀具系统的位置布局参数,结合UG三维设计软件、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不同喷嘴直径、内部流道分布对冷却润滑效果影响,确定合适的喷嘴结构和喷射位置;
(二)优化雾化参数:依据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分析雾化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压力和流量参数,并配制润滑液和调控参数;
(三)应用确定好的喷嘴结构和布局以及优化后的雾化参数,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冷却微量润滑技术,通过数控铣削加工对GH2132航空套管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喷嘴结构参数包括直径、内部流道。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喷射位置参数包括距离、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7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