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可固化树脂的弹性编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8092.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蓝天纺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587 | 分类号: | D03D15/587;D03D15/56;D03D15/573;D03D15/49;C09J175/1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建国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树脂 弹性 编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编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可固化树脂的弹性编织面料。一种含可固化树脂的弹性编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交错编织的编织主线、编织支线,编织主线由丝线编织制成,编织支线包括线芯以及包覆线芯的弹性纤维层,线芯与弹性纤维层之间设有固化树脂将两者粘黏在一起。本发明采用弹性纤维层包裹线芯并采用固化树脂将两者粘黏,加强产品结构,增强线芯与弹性纤维层之间的联结力以加强拉伸强度,增强了编织面料的耐候性和高负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可固化树脂的弹性编织面料。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的编织材料,一般分为天然及合成两种,天然中有原藤、布袋莲、竹子或棕榈叶等,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编织带一般由尼龙或涤纶经染色染成所需颜色,再利用编织机编成圆柱状,主要运用在鞋条或旅行袋等日常用品上,但是这些材料制成的编织带负载强度低,短时间内无法承受较大的负荷,实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可固化树脂的弹性编织面料,包括交错编织的编织主线、编织支线,编织主线由丝线编织制成,编织支线包括线芯以及包覆线芯的弹性纤维层,线芯与弹性纤维层之间设有固化树脂将两者粘黏在一起。
进一步的,编织主线弯曲呈蛇形,多股编织支线横向并排设置在编织主线上。
进一步的,编织支线上、下交错的在编织主线上穿行,相邻的两股编织支线相互错位。
进一步的,线芯由至少两股弹性的丝线相互缠绕形成。
进一步的,固化树脂包括以下成分:
组分1:二异氰酸酯、二元醇、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乙二醇;
组分2:三官能团异氰酸酯;
组分3:端氢基聚丁二烯HTPB。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可固化树脂的弹性编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编织主线;
S2:制备固化树脂并使之保持熔融状态备用;
S3:取丝线相互缠绕制成线芯;
S4:将步骤S3线芯放入步骤S2所得的固化树脂中浸润后取出并裹上弹性限位层,静置晾干得到编织支线;
S5:将编织丝线、编织主线交错编织制成弹性编织面料。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a:按质量比1:2取二异氰酸酯、二元醇加入一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升温至60~70℃,边搅拌边加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乙二醇封端,充分反应得到组分1;
S2b:取组分2三官能团异氰酸酯于另一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升温至60~70℃,边搅拌边滴入组分1,保温搅拌;
S2c:取组分3端氢基聚丁二烯HTPB加入到步骤S2b的反应容器中,保温60~70℃,继续搅拌反应,得到混合溶液;
S2d:向步骤S3c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封端即得固化树脂。
进一步的,步骤S2a、步骤S2b中所用催化剂均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 TDL、有机铋催化剂、二甲基环己胺或甲基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弹性纤维层包裹线芯并采用固化树脂将两者粘黏,加强产品结构,增强线芯与弹性纤维层之间的联结力以加强拉伸强度,增强了编织面料的耐候性和高负荷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蓝天纺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蓝天纺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8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