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8264.9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2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湘军;李利苹;汪壮雄;唐伟文;梁晚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0 | 分类号: | G10L15/00;G10L15/02;G10L1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音 识别 智能家居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音识别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主控制设备在未接收到语音指令时,对被控设备状态进行等间距逐个显示,以便用户了解;智能家居主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语音指令时,主控制设备自动识别语音中的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检索智能家居设备,若智能家居设备中存在与关键词相同的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则主控制设备通过微波人体存在状态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的具体位置,并判断该位置是否存在待唤醒智能家居设备,若存在,则主控制设备控制该智能家居设备启动,若不存在,则主控制设备输出待确认语音,用户进一步确认需工作的智能家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下的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语音识别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模式匹配识别的过程,是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成相应的文本文件或命令的技术。根据模式匹配过程语音识别系统可以如下图表示。语音识别系统可以分为:特定人和非特定人的识别、独立词和连续词的识别等,无论哪种识别系统识别过程都主要包括了语音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训练等。如图1所示通过对信号的预处理分析和计算建立模板,当对语音进行识别时,需要将输入的语音与系统中存放的语音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识别结果。
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提供安全舒适、宜人的高品位家庭生活。但是,目前传统智能家居系统控制通常是通过专用遥控器或者手机APP完成,遥控器/手机APP具有按键与功能相对固定的特点,因而限制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扩展,并且遥控器按键通常较小,不适合老人孩子使用,并且容易产生错误操作,因此将语音识别技术引入到智能家居控制中,通过语音命令,可以实现对家电控制,代替手动和/或遥控器控制。因此,加强智能家居和语音识别方面的研究,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家居主控制设备上,所述智能家居主控制设备具有语音接收装置、显示屏及网络连接模块,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智能家居主控制设备在未接收到语音指令时,对被控设备状态进行等间距逐个显示,以便用户了解当前环境下的智能家居的连接情况;
步骤2,智能家居主控制设备在采集到语音信息后,对所述语音信息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通过防混叠带通滤波器对采集到的所述语音信息进行预滤波,以抑制输入语音信息中的音频信号中频率超过二分之一音频采样频率的信号以抑制电源频率对声音采样的干扰;再通过维纳法将维纳滤波作为第二层滤波对处理有的语音信息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加强,然后再通过高通滤波器对所述音信息中的音频信号进行语音信号加重操作以减少了频谱的动态范围同时平滑语音信号的频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8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