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高效柱式汇流环装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0531.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陆洋;胡长明;周槿;王伟;陈旭;汪巨基;孙东梅;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沈燕;高娇阳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人 操作 高效 汇流 装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高效柱式汇流环装配装置,包括装配定位车、环芯并紧机构、电缆固定及收纳装置以及导电环夹持装置,所述电缆固定及收纳装置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收纳箱,所述环芯并紧机构设置在所述装配定位车上,所述导电环夹持装置设置在收纳箱上;所述导电环夹持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夹紧滑块、以及滑块滑轨,所述电动推杆与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连接,在2个收纳箱之间水平运动,其端部设有沿电动推杆运动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滑块滑轨,所述滑块滑轨上设有2个可活动的夹紧滑块,两者形成一个V形固定槽作为夹持件;所述装配定位车移动到两收纳箱之间,汇流环上的导电环在两侧的导电环夹持装置上固定并穿过电缆,再经所述环芯并紧机构紧固成汇流环的环芯轴,电缆收进收纳箱中整理、隐藏。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工艺装置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高效柱式汇流环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汇流环又称有电滑环,是雷达设备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使雷达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形成电信号连续的连接,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导电环和刷组形成一对摩擦副,实现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之间的供电传输和各类电信号传输,是一种具有典型特征的特种机电一体化设备。在雷达产品中常用的柱式汇流环,利用其实现旋转的阵面和固定的基座之间电源供电和各类电信号稳定的传输,确保阵面转动过程中电缆不会发生扭绞性的损坏。
汇流环一般由电信号传输的部分和机械传动部分组成,电信号传输部分主要包括环芯、刷组等,机械传动部分包括轴承、拨叉、外壳等。依据电信号通路数量,环芯主要由导电环和绝缘环交替叠加装配而成,并在导电环圆周外侧安装多组导电刷组,每一组导电环与刷组形成摩擦副。为了提高电信号传输效率,导电环一般选用低电阻率、高传导率的材质,如黄铜,并在表面镀金。刷组则根据传输电信号的类型选择银基合金或金丝。
柱式汇流环通路多,一般为十几或者几十路,作为一种具有电功能的复杂精密传动件,其装配基本依赖手工完成,装配过程具备如下特点:
(1)体积大、重量重、传动轴高(环芯高度最大可达600mm,环芯直径达650mm,重量约500Kg),传统装配方法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立卧姿态装换,工作难度和强度大。
(2)每一路导电环上均焊接传输导线,导线直径不等,最大达数十个平方毫米,长度可达数米。导线需先焊接在导电环上,再将导电环带线进行逐层装配。
(3)功率环每一根导线均需穿过其上方的其他功率环,导电环带线装配困难,容易产生线缆缠绕的问题。
(4)为了使每一路的电刷和导电环能够精密配合,防止装配间隙带来的轴向窜动,几十路导电环和绝缘环交替叠加后有严格的高度和精度的要求,装配精度要求高。
基于以上装配特点,柱式汇流环的装配一般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具体包括环芯立卧姿态的转变、多人协作进行导电环的穿线、导线整理、导电环的装配及并紧等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柱式汇流环装配过程复杂、精度要求高,难度大、装配效率低的局限,提供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高效柱式汇流环装配装置,实现柱式汇流环高效、可靠的装配,显著提升装配效率和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高效柱式汇流环装配装置,包括装配定位车、环芯并紧机构、电缆固定及收纳装置以及导电环夹持装置,所述电缆固定及收纳装置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收纳箱,所述环芯并紧机构设置在所述装配定位车上,所述导电环夹持装置设置在收纳箱上;所述导电环夹持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夹紧滑块、以及滑块滑轨,所述电动推杆与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连接,在2个收纳箱之间水平运动,其端部设有沿电动推杆运动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滑块滑轨,所述滑块滑轨上设有2个可活动的夹紧滑块,两者形成一个V形固定槽作为夹持件;所述装配定位车移动到两收纳箱之间,汇流环上的导电环在两侧的导电环夹持装置上固定并穿过电缆,再经所述环芯并紧机构紧固成汇流环的环芯轴,电缆收进收纳箱中整理、隐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0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噪型干挂石材幕墙
- 下一篇:一种焊接方法、终端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