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检测设备、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82022.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9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健;张军;孙虎;陈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8 | 分类号: | A61N1/08;A61N1/36;A61N1/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魏小薇;吴丽丽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惠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电场 治疗 用电 检测 设备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检测设备、系统及其方法。电极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测试板,设置于底座上;多个柔性导体,设置于测试板背离底座的上表面,多个柔性导体的上表面齐平,每个柔性导体用于连接测试板以及待测电极的多个电极片中的一个相应电极片;移动组件,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测试板背离底座的一侧,移动组件具有用于与多个电极片相接触的压合部,且移动组件能够沿垂直于测试板的方向相对底座移动,以带动压合部将多个电极片分别压靠于多个柔性导体。由于柔性导体具有柔性且能导电,移动组件将柔性导体紧密压合在电极片上,实现电极片与测试板之间的耦合,从而可以简化检测工序,检测的效率高,还能避免电极片被压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用电极检测设备、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抗有丝分裂的无创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领域也不断得到扩大应用。肿瘤电场治疗能够将低强度、中频、交变电场传递至病灶部位,从而破坏肿瘤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干扰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并减少肿瘤DNA修复的能力。
电极是肿瘤电场治疗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电极常被配置成电极贴片的形态贴敷于受检者肿瘤部位对应的体表,使电极能够更紧密、更持久的用于实施电场治疗。电极包括柔性电路板、多个间隔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电极片以及多个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并位于电极片同一侧的温度传感器。每个电极片的中间具有贯穿设置的穿孔。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选择性地收容于相应的电极片的穿孔中,即存在部分电极片的穿孔内未收容温度传感器。电极片与柔性电路板通过焊接而实现两者之间电性连接。电极片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因焊接形成间隙。电极片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电极片的穿孔内填充有密封胶。密封胶还包覆位于相应电极片的穿孔内的温度传感器。电极的柔性电路板包括一与导线焊接的焊接部。柔性电路板的焊接部两侧均设有与导线焊接的多个焊点。电极通过与柔性线路板的焊接部焊接的导线将交变电压传输给与柔性线路板的焊接的每个电极片,进而通过电极片将交变电压施加于受检者肿瘤部位。同时,电极还通过与柔性线路板的焊接部焊接的导线将直流电压传输给与柔性线路板的焊接的温度传感器,以使温度传感器感测相应位置处的皮肤的温度。电极中的每一片电极片是否合格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对电极片进行检测。
在相关技术中,在电极检测之前,需要在电极的电极片远离柔性电路板的一侧表面设置金属镀层。检测时,电极的电极片表面的金属镀层通过检测设备的压合部压靠在检测设备的测试板上。同时,检测设备的测试探针电接触被测电极的焊接部的多个焊点,以传输直流电压至各个温度传感器,还传输交变电压至电极的各个电极片。温度传感器通过与被测电极的焊接部的多个焊点电接触的相应的测试探针形成电回路,以感测被测电极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感测环境温度产生的温度信号通过相应的测试探针被检测设备采集。电极的电极片表面的金属镀层作为导电介质使被测电极的各个电极片分别与测试板之间耦合,以在被测电极的各个电极片与测试板之间分别形成交变电场。随后检测设备分别对被测电极的多个电极片与测试板之间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采样。电极片表面的金属镀层还可以增加电极片与测试板之间的容抗,放大检测采样的电压信号,以便于判断被测电极的各个电极片是否合格。检测后,需要去除电极的各个电极片表面的金属镀层。该种检测方式,检测工序复杂,且效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2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