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0934.0 | 申请日: | 2021-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8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雄科;刘国明;王泽;丁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福思创减震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律师事务所 16031 | 代理人: | 姚星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耗能 屈曲 约束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包括连接套筒、耗能模块和封口板;所述连接套筒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耗能模块位于连接套筒的内部;其优点在于:具备一阶耗能模块和二阶耗能模块,采用软钢制作的一阶耗能模块和采用普通钢材制作的二阶耗能模块,使该耗能模块不仅具备小变形早耗能和大变形下的高延性,同时具备大变形下二阶耗能和高承载,从而使该组合式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分阶段工作,在满足多遇地震阶段小变形耗能及承载的前提下,能够保证罕遇地震及极罕遇地震阶段均可发挥耗能作用和刚度需求,使得耗能单元具备足够的延性,功能更为全面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抗震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
背景技术
新版第五代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自2016年颁布后,对全国抗震设防要求普遍提高,我国七度0.10g设防区域从49%上升到58%,同时,区划图明确提出了“四级地震作用”概念,“四级地震作用”指常遇地震动、基本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相对于第四代区划图,增加了极罕遇地震动;这对我国建筑抗震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考虑公众在地震中的生命安全问题,将建筑抗倒塌作为基本准侧,这对建筑结构构件及消能减震阻尼器的承载力及延性有了更高要求。
现有屈曲约束支撑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往的屈曲约束支撑基本为耗能型和承载型两种,其构造和功能单一,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一般屈服较早、延性较大,但承载力较低、造价高;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刚度大、承载力高,但其一般仅提供抗侧刚度、不提供耗能效果,因此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建筑为了实现屈服耗能早、附加抗侧刚度大的需要,往往在屈曲约束支撑上配套捆绑其他类型的阻尼器,进而使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存在着造价高、外观尺寸大、产品加工复杂、安装难度大等缺陷,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具有变形范围大、耗能范围广、承载性能强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包括连接套筒、耗能模块和封口板;
所述连接套筒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耗能模块位于连接套筒的内部;
所述封口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连接套筒的两端,通过连接套筒和封口板保证耗能模块封闭,避免外在因数对该约束支撑的影响,通过耗能模块保证该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承载性在罕遇地震及极罕遇地震阶段均可发挥耗能作用和刚度需求,使得耗能单元具备足够的延性。
进一步的,所述耗能模块包括一阶耗能模块,所述一阶耗能模块采用LY100或LY160型软钢一体成型,所述一阶耗能模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二阶耗能模块,所述二阶耗能模块采用Q235普通钢材一体成型,所述一阶耗能模块和二阶耗能模块之间的两端中部均通过与一阶耗能模块和二阶耗能模块相垂直的端部加劲板相连接,所述端部加劲板的内侧均连接有挤塑板,保证该多阶耗能屈曲约束支撑承载性在罕遇地震及极罕遇地震阶段均可发挥耗能作用和刚度需求,使得耗能单元具备足够的延性,挤塑板的存在保证一阶耗能模块和二阶耗能模块的伸缩实现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一阶耗能模块中部开槽呈哑铃状结构,所述一阶耗能模块由中部的一阶耗能段和两端的一阶过渡段组成,减少一阶耗能模块和连接套筒的接触面积,保证一阶耗能模块的耗能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二阶耗能模块中部开槽呈哑铃状结构,所述二阶耗能模块由中部的二阶耗能段和两端的二阶过渡段组成,减少二阶耗能模块和连接套筒的接触面积,保证二阶耗能模块的耗能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福思创减震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北京赛福思创减震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0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壁式折叠晾衣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粉液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