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监测求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4036.2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0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心怡;黄伶智;翁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心怡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25/10;G08B7/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4154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台 智能 监测 求助 系统 |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监测求助系统,包括:穿戴装置、云平台分析模块和救援模块,所述穿戴装置包括监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数据并将用户的生理数据发送给云平台分析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云平台分析模块发出的报警信息和发出报警信号,所述云平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接收到的用户的生理数据,并根据监测到的异常结果发送报警信息给报警模块和穿戴装置附近预设范围内的救援模块,所述救援模块用于接收云平台分析模块发送的报警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穿戴装置、云平台分析模块和救援模块,三者相互关联,使需要救治的用户能及时被发现和被救治,从而为需要救治的人员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监测求助系统。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2016年死亡人数超过1760万,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360万以上。2016年,在美国有366,494人突发心脏骤停死亡。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流病学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心脏骤停是医学领域最危急的情况之一,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常致患者死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监测求助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监测求助系统,其结构简单,使需要救治的用户能及时被发现和被救治,从而为需要救治的人员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监测求助系统,包括:穿戴装置、云平台分析模块和救援模块,所述穿戴装置包括监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数据并将用户的生理数据发送给云平台分析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云平台分析模块发出的报警信息和发出报警信号,所述云平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接收到的用户的生理数据,并根据监测到的异常结果发送报警信息给报警模块和穿戴装置附近预设范围内的救援模块,所述救援模块用于接收云平台分析模块发送的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包括心电图数据和心率数据。
优选的,所述穿戴装置和救援模块均设有定位器。
优选的,所述穿戴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实时拍摄用户并将拍摄画面传送给云平台分析模块。
优选的,所述云平台分析模块还将穿戴装置上传的用户的生理数据发送给救援模块。
优选的,所述穿戴装置通过WiFi或5G和云平台分析模块通讯,所述云平台分析模块通过WiFi或5G和救援模块通讯。
优选的,所述报警信号包括警示声音和警示灯光。
优选的,所述穿戴装置为手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穿戴装置为颈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穿戴装置、云平台分析模块和救援模块,通过穿戴装置对用户进行动态、连续的监测,将监测得到的生理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云平台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穿戴装置和穿戴装置附近的救援模块,使需要救治的用户能及时被发现和被救治,从而为需要救治的人员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心怡,未经黄心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4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电容式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无线头盔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