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泵壳体的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4685.2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梅明冬;梅文娟;徐凤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顺医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6;B24B55/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2152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壳体 除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壳体的除锈装置,包括连接框,连接框的顶面固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框固接的水平移动机构,每个水平移动机构上均固接有立柱,两个立柱靠近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持盘,两个夹持盘之间夹持固接有真空泵壳体,其中一个立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位置的夹持盘连接,其中一个立柱的顶部固接有气泵。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将真空泵壳体支撑并托起,然后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带动两个立柱靠拢,使夹持盘将真空泵壳体夹持固定,传动轴转动带动除锈丝球转动,将真空泵壳体进行除锈,通过气泵可调节传动轴的高度,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真空泵壳体转动,达到充分除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壳体的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真空泵的壳体近似于圆柱体,在进行除锈工作时,壳体容易滚动,导致除锈准确度不够,除锈时也会产出大量的杂质,污染了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壳体的除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泵壳体的除锈装置,包括连接框,连接框的顶面固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框固接的水平移动机构,每个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均固接有立柱,两个立柱靠近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持盘,两个夹持盘之间夹持固接有真空泵壳体。
其中一个立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位置的夹持盘连接,其中一个立柱的顶部固接有气泵,气泵输出轴顶端固接有连接箱,连接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位于真空泵壳体上方的传动轴,传动轴的外侧套接固定有除锈丝球。
固定筒的顶端固接有位于真空泵壳体下方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与夹持盘同心设置,固定筒内设置有液压缸,弧形挡板内开设有卡合槽,液压缸的输出端固接有位于卡合槽内的托板,托板用于托起真空泵壳体,托板与真空泵壳体的接触面的接触面固接有弧形托垫,弧形挡板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两块平行的挡灰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固接在连接框外侧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位于连接框内的丝杆,丝杆的外侧传动套接有滑块,连接框的内壁还固接有导向杆,滑块沿着所述导向杆滑动,滑块的顶端和立柱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连接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夹持盘与真空泵壳体的接触面安装有防磨垫。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弧形挡板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插槽,挡灰板与插槽插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将真空泵壳体支撑并托起,然后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带动两个立柱靠拢,使夹持盘将真空泵壳体夹持固定,传动轴转动带动除锈丝球转动,将真空泵壳体进行除锈,通过气泵可调节传动轴的高度,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真空泵壳体转动,达到充分除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挡板,弧形挡板可以将除锈过程中的碎屑进行阻挡,避免碎屑掉落在环境中,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挡灰板,可以在除锈工作完成后将挡灰板拆卸下来,达到便于清理碎屑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弧形挡板和固定筒的结构剖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弧形挡板的结构剖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顺医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顺医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4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