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5138.6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3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利;赵福旺;高振武;刘丽;姚庆华;石振江;周毅;王涛;李伟;王晶晶;裴文辉;邱新娟;徐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变电站 终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面板;安装面板固定在箱体上;安装面板上固定有多个适配器;适配器上连接有对应的尾缆备用纤芯,通过适配器将使用中尾缆芯和备用芯有序分离,使得屏柜内看起来清晰美观,便于运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电网的110kV~500kV电压等级新建变电站都以智能化站为主,它与常规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设备和智能高级应用,强调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并且具有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显著技术特征,同时具有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优势。在上述建设背景下,变电站二次设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常规站二次设计主要体现在对一次设备的保护配置、自动化信息传输、状态监测等,设备之间的连接以电缆为主;智能站二次设计则包含了二次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基于网络的虚端子连接、常规一次设备与智能组件设备的电缆连接等。
智能站二次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主要有跳纤连接、尾缆连接和光缆连接三种形式,同一屏柜内部的装置之间或装置与光纤配线架之间采用跳纤,同一设备室的屏柜之间采用阻燃、多模尾缆,跨房间的光缆采用铠装、阻燃、多模加强芯光缆。然而普通光缆熔接工作占据了变电站电气二次施工的大量时间,光芯核对量大、手工熔接效率低。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固定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能够固定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将使用中的尾缆纤芯和尾缆备用纤芯有序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面板;
所述安装面板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所述安装面板上固定有多个适配器;
所述适配器上连接有对应的尾缆备用纤芯。
可选的,所述箱体一端开孔,所述安装面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开孔处。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耳板,
所述固定耳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固定耳板安装于所述箱体两侧;
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固定耳板固定于屏柜内。
可选的,所述适配器的类型为多种。
可选的,所述适配器上安装有防尘帽。
可选的,所述适配器为单芯适配器。
可选的,所述适配器为LC适配器和ST适配器。
可选的,所述防尘帽的类型为多种。
可选的,所述防尘帽为LC适配器防尘帽和ST适配器防尘帽。
可选的,所述箱体为标准19英寸机箱,高度为1U。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实现了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的固定,并提供尾缆备用芯的插座,将使用中尾缆芯和备用芯有序分离,使得屏柜内看起来清晰美观,便于运行维护,解决了二次屏柜内备用的纤芯无固定装置,随意悬垂在屏内,造成屏内配线混乱、既不整齐美观,又容易在接线过程出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5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输液港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