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工业实时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5306.1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0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亭;谈峰;沈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马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R27/00;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工业 实时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工业实时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采集柜,所述采集柜的柜身正表面设置有多组采集接口,所述采集柜的内部底表面设置有分流板,多块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撑板和采集机组,所述采集柜的下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采集柜的内部下侧对应进风口设置有风机,所述采集柜的上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采集柜的内部顶表面连接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过温辅助散热系统和独立报警系统,并设置分流板使得内部空气置换均匀,可以实现采集机组本身的均匀散热,避免出现过热损坏的现象,并同时进行现场和远程报警作业,便于及时维护,表面采集接口分类设置,便于接线,不易散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工业实时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大数据是未来工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的重要支柱,二智慧工厂环境下,只有利用工业大数据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对智能制造的有效驱动。工业大数据是在工业领域信息化应用中所产生的数据,呈现出大体量、多源性、连续采样,价值密度低、动态性强等特点,所以数据采集装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智慧工业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工业系统庞大,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大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大数据采集时本身所散发的热量较高,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散热,极易出现采集装置烧坏的现象,而一般智能散热系统运行状态无法监测,也不能够保证整体作业的安全性,并且在工业数据采集时,采集装置自身连接的采集外设较多,对接散乱,不便于后期的维护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慧工业实时数据采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工业实时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采集柜,所述采集柜的柜身正表面设置有多组采集接口,所述采集柜的内部底表面设置有分流板,多块所述分流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采集机组和采集整合模块,所述采集柜的下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采集柜的内部下侧对应进风口设置有风机,所述采集柜的上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采集柜的内部顶表面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远程收发模块、网关和报警模块,所述采集柜的上表面对应控制器设置有显示屏和报警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采集柜的柜身两侧均转接有检修门,所述采集接口在采集柜的正表面设置有四组,所述采集柜的后表面对应设置有输出接口,所述采集柜的底部连接有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流板在采集柜的内部底表面等距设置有多块,所述撑板的板身两侧对应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分流板的上端,且分流板和撑板均设置为孔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风口在采集柜的底表面贯穿设置有四个,所述风机在采集柜的内部对用设置有四个,且风机的位置相对位于多块分流板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采集接口对应通过接线连接在采集机组上,所述采集机组与采集整合模块之间设置有数据传输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风口在采集柜的顶表面上侧对应设置有四个,且出风口和进风口的孔内均设置有防尘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器与采集机组和采集整合模块相对独立,所述风机和温度感应器相对与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马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河马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5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胡辅助教学装置
- 下一篇:森林防火物联网预警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