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5884.5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回流 机械 搅拌 澄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池壁,外池壁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内池壁,内池壁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机修间、第二絮凝室和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第二絮凝室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整流板,外池壁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环形集水槽,外池壁和内池壁通过辐流式集水槽形成固定连接结构,且辐流式集水槽的一端与环形集水槽相互贯通,本结构实际使用时,保障了出水的流通效率,便于后期的清理,同时,整体结构简单,顶部的敞口结构,可以让施工和操作更加的简单便捷,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斜撑的设置,保障了底部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
背景技术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指利用机械搅拌机使水提升和搅拌,促使泥渣循环,并使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而分离沉淀的净水处理构筑物。
目前,国内常用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构造主要由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分离室组成,在使用时,出水的效率不高,同时结构复杂,操作和施工难度大,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解决了现有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在使用时,出水的效率不高,同时结构复杂,操作和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外池壁,所述外池壁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内池壁,所述内池壁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机修间、第二絮凝室和第一絮凝室,所述第二絮凝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所述第二絮凝室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整流板,所述外池壁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环形集水槽,所述外池壁和内池壁通过辐流式集水槽形成固定连接结构,且辐流式集水槽的一端与环形集水槽相互贯通。
优选的,所述外池壁的内部底端且位于第二絮凝室和第一絮凝室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斜撑。
优选的,所述内池壁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离的配水孔,所述外池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伞状排水帽,所述外池壁的内部底端且位于伞状排水帽的下方贯穿有排空管。
优选的,所述外池壁的内部且位于内池壁的外部开设有分离室,所述分离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泥管。
优选的,所述外池壁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总出水槽,且总出水槽的内侧与环形集水槽相贯通,所述总出水槽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和溢流管。
优选的,所述辐流式集水槽设置有若干组,且均为等距离圆周状分布,所述外池壁的底部分别贯穿有进水管和取样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精准回流式机械搅拌澄清池,通过在第二絮凝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第二絮凝室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整流板,外池壁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环形集水槽,外池壁和内池壁通过辐流式集水槽形成固定连接结构,且辐流式集水槽的一端与环形集水槽相互贯通,本结构实际使用时,保障了出水的流通效率,便于后期的清理,同时,整体结构简单,顶部的敞口结构,可以让施工和操作更加的简单便捷,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斜撑的设置,保障了底部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未经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5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