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排出浓缩液的强制循环蒸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7120.X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方进;黄德明;顾春光;孟品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D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易涵冰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排出 浓缩 强制 循环 蒸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排出浓缩液的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换热器、蒸发循环泵、蒸发器、闪蒸分离器与造粒给料槽;换热器的进料口内设有浸取液,出料口与蒸发循环泵相连通;蒸发循环泵的进料口与闪蒸分离器相连通,出料口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闪蒸分离器出料口连接所述造粒给料槽,通过闪蒸分离器将浓缩液中水蒸气、不凝气分离,使得浓缩液中的水蒸气、不凝气全部被分离出去,从而使分离后的浓缩液比重满足造粒要求,并易于排出至造粒给料槽进行造粒处理,并在造粒给料槽中加入辅料,造粒,冷却、筛分、包裹即可得到各元素符合标准的中量元素水溶肥产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缩生产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出浓缩液的强制循环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是几个蒸发器连接起来操作,前一效蒸发器内蒸发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作后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由于多次重复利用了热能,显著地降低了热能耗用量,同时在每一效的蒸发器与加热器之间设有强制循环泵,提高物料通过流速,所以多效蒸发有利于大量连续生产。
现有强制循环蒸发系统可以处理粘度大、易结垢或易结晶的溶液,由于其传热效果好,蒸发效率高,是氧化铝生产工艺中蒸发工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制循环蒸发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蒸发掉溶液中多余的水分,使蒸发出的产品密度达到工业规定的要求,并且保持液位不出现大的波动,从而起到稳定生产的作用。
高浓碱液(碱液浓度超过40%)作为中量元素水溶肥的主要辅料,用量较大,而在中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磷矿中对钙、镁、硫的提取,通过将碱液浓缩液与含有钙、镁、硫等离子进行化学反应制取中量元素水溶肥时,需要使用强制循环式蒸发器对含有钙、镁、硫等离子的浓缩液进行分离,因此强制循环式蒸发器浓缩工艺被加入到了中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工艺中。在中量元素水溶肥生产过程中,碱液浓缩一般采用单效蒸发器,特点是所产生的二次蒸汽不用来使物料进一步蒸发,单效蒸发器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通过强制循环蒸发控制获得稳定质量的高浓碱液,虽然生产成本低,但是热能耗用量高,在负压下排出浓缩液比较困难,导致无法排出浓度符合标准的碱性浓缩液,从而导致制作的中量元素水溶肥产物中各元素含量不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浓缩的强制循环蒸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排出浓缩液的强制循环蒸发装置,通过设置蒸发循环泵,使得浸取液被循环反复蒸发,从而浸取液中多余水分排出,得到各元素含量高的浓缩液,通过闪蒸分离器将浓缩液中水蒸气、不凝气分离,使得浓缩液中的水蒸气、不凝气全部被分离出去,从而使分离后的浓缩液比重满足造粒要求,并易于排出至造粒给料槽进行造粒处理,并在造粒给料槽中加入辅料,造粒,冷却、筛分、包裹即可得到各元素符合标准的中量元素水溶肥产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排出浓缩液的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换热器、蒸发循环泵、蒸发器、闪蒸分离器与造粒给料槽;
所述换热器的进料口内设有浸取液,出料口与所述蒸发循环泵相连通;所述蒸发循环泵的进料口与所述闪蒸分离器相连通,出料口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用于对浸取液进行循环蒸发;所述闪蒸分离器出料口连接所述造粒给料槽,所述的闪蒸分离器用于分离浓缩液中的水蒸气、不凝气,得到比重合格的浓缩液,并将浓缩液排出至所述造粒给料槽,所述造粒给料槽对浓缩液进行造粒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旁设有预热器,所述预热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换热器,进料口连接浓缩料给料泵。
作为优选,所述预热器的壳程出料口还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对换热后的蒸汽冷凝液进行冷却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循环泵,所述第二进口从外部输入中压蒸汽,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预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7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