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交替翻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7426.5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施育霖;洪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替 翻转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其第一转动件是以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支撑架,并以第一转轴连接第一卡合轮;第二转动件是以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支撑架,并以第二转轴连接第二卡合轮;连接座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座的一侧面上具有弧形限位部;而弧形滑块是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连结弧形限位部,弧形滑块的一端具有第一抵压部以抵压限位第一卡合轮周缘的第一卡合部,弧形滑块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抵压部以抵压限位第二卡合轮周缘的第二卡合部。借此,即可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相对转动时,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相对盖合或由0度翻转至360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尤指一种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上的翻转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移动电话等,主要是通过单轴式铰链或双轴式铰链分别接连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可以是安装显示荧幕的上盖,第二板体可以是安装零组件、电池与键盘的底座,且第一板体可相对于第二板体盖合或由0度翻转至360度。
其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第CN203962677U号的“可交替旋转的双轴式铰链”专利文件,即公开了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主要包括连接件、两个心轴、轴向活动件及径向活动件。连接件包括均有上下两个轴孔的框体和架体,用于彼此平行的各心轴分别穿设,轴向活动件一端部导入一心轴表面所设的至少一个螺旋沟,以同步作动而可轴向滑移出入框体上下两个轴孔间所设的穿孔。各心轴均有至少一个止挡部,心轴止挡部和轴向活动件另一端部相互止挡,另一心轴止挡部与框体侧面所设的止挡部相互止挡。各心轴均有卡合凸轮部,一卡合凸轮部周缘设有一个凹部,另一卡合凸轮部周缘设有多个凹部。径向活动件径向滑移于各卡合凸轮部间,并交替卡合且锁定于其中一个凹部时,可以分别交替搭配各止挡作用而形成至少两次交替卡锁动作,使各心轴交替旋转。
另如中国台湾专利TWM442005、TWI653926及TWM568404所示,则是分别经由滑轮、第一螺旋齿轮及浮动块的径向滑移于各卡合凸轮部的两轴心连线之间,使两心轴交替旋转。
上述各个专利分别需要通过径向活动件、滑轮、第一螺旋齿轮或是浮动块之类的中继卡合组件,在两轴心的连线上做滑动或是滚动限位,才能使两心轴交替旋转。但是,此种传统的配置方式,在缩减结构间距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如何改善上述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不仅能改善传统双轴的轴心连线之间必须设置一中继卡合组件以使两心轴交替旋转,使得两心轴的间距无法有效缩小的问题,而且能通过变更弧形滑块的滑动轨迹,有效的减少两心轴的间距,进而缩小整体厚度以利于设计;使整体的体积轻、薄,并能适应不同机型尺寸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连接座以及弧形滑块。其中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一转轴,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支撑架,第一转轴以可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卡合轮,第一卡合轮的周缘设有第一卡合部;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转轴,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支撑架,第二转轴以可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卡合轮,第二卡合轮的周缘设有第二卡合部;连接座的一端具有第一轴孔以枢接第一转轴,连接座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轴孔以枢接第二转轴,连接座的一侧面上具有弧形限位部;而弧形滑块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连结弧形限位部,弧形滑块的一端具有第一抵压部以抵压限位第一卡合部;弧形滑块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抵压部以抵压限位第二卡合部。
实施时,连接座的一侧面上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部,第一卡合轮的周缘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停止部,至少一个第一停止部对应抵压至少一个第一止挡部以限制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角度。
实施时,连接座的一侧面上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部,第二卡合轮的周缘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停止部,至少一个第二停止部对应抵压至少一个第二止挡部以限制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7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土勘探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