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及光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0795.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2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斯威;徐建华;林阳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展光电(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36102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光学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及光学组件,导光板包括出光面、相对于出光面的弧形底表面、连接出光面和弧形底表面的侧表面,以及位于弧形底表面的多个圆柱形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可提高出光均匀性,从而提高包括导光板的光学组件的光学品味,并降低光学组件的制程成本和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导光板及光学组件。
背景技术
显示器的光学组件中普遍包括导光板和其下方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的引导,可均匀传递至显示器的显示区。当显示器的尺寸缩小时,导光板和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亦缩小,使得发光元件的光线难以分布到整体导光板。由于导光板各个区域接收到的光线量不同,导光板传递至显示区的出光量亦不均匀。因此,如何提高导光板的出光均匀性是显示器相关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导光板包括出光面、相对于出光面的弧形底表面、连接出光面和弧形底表面的第一侧表面,以及位于弧形底表面的多个圆柱形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弧形底表面的曲率半径介于350毫米至400毫米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圆柱形凹槽沿着垂直于第一侧表面的方向延伸且圆柱形凹槽互相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圆柱形凹槽的宽度介于1毫米至4毫米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圆柱形凹槽的深度介于0.5毫米至2毫米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圆柱形凹槽中相邻两者之间的间距介于0毫米至4毫米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出光面的粗糙度大于第一侧表面的粗糙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弧形底表面的反射率大于第一侧表面的反射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光学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发光元件。导光板包括出光面、相对于出光面的弧形底表面、连接出光面和弧形底表面的第一侧表面,以及位于弧形底表面的多个圆柱形凹槽。发光元件相邻于导光板的第二侧表面,其中第二侧表面邻接出光面和第一侧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其中圆柱形凹槽互相平行,且光学组件进一步包括入光板连接于导光板的第二侧表面,其中入光板包括邻近弧形底表面的凹槽,发光元件设置于凹槽中。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应注意,根据工业中的标准方法,各种特征未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清楚地讨论,可任意增加或减少各种特征的尺寸。
图1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绘示光学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光学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图1的光学组件的俯视图;
图4绘示图1的光学组件的底视图;
图5A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绘示光学组件沿着图3的截线A-A′的截面图;
图5B绘示图5A的光学组件的区域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光学组件
100:导光板
110:出光面
120:弧形底表面
122:圆柱形凹槽
130:第一侧表面
140:第二侧表面
150:入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展光电(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宸展光电(厦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0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