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套圈硬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3409.2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成;汪耀军;汪岳民;刘法华;汪庆光;汪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清市捷临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G01N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硬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硬度检测装置,属于轴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的一端可旋转的设有第一转轮,所述固定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硬度计;所述硬度计的承载平台上可旋转的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转轮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可拆卸的设有固定压板。本实用新型将大外径轻薄系列套圈对上下面进行平面磨削后放置到平台上,并在平台上利用固定装置,对整个套圈进行固定,再进行硬度计打硬度。避免了产品在打硬度时套圈翘曲,测量值偏差大,不准确,也避免了因硬度检测而造成的产品浪费及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硬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大部分轻薄系列轴承套圈硬度检测以便携里氏硬度为参考,但是局限于一定壁厚及宽度范围之内,对于范围之外的套圈检测不准确,与实际硬度值偏差比较大,其次用台式硬度计受支撑平面尺寸的影响无法检测,而且检测时套圈一点受力,套圈容易翘起来,导致检测不准确。不得已有些厂家只能将实物轴承套圈进行切割检测,造成了产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硬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套圈硬度检测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可旋转的设有第一转轮,所述固定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硬度计;所述硬度计的承载平台上可旋转的设有第二转轮;
所述第一转轮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转轮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
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设有支撑平台;
所述支撑平台上可拆卸的设有固定压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压板通过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将大外径轻薄系列套圈对上下面进行平面磨削后放置到平台上,并在平台上利用固定装置,对整个套圈进行固定,再进行硬度计打硬度。避免了产品在打硬度时套圈翘曲,测量值偏差大,不准确,也避免了因硬度检测而造成的产品浪费及损失。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套圈硬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将轴承套圈安装在轴承套圈硬度检测装置的支撑平台上的俯视结构图。
其中:1-固定底座;2-第一转轮;3-硬度计;4-承载平台;5-第二转轮;6-传动带;7-第一螺杆;8-第二螺杆;9-支撑平台;10-固定压板;11-螺栓;12-轴承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清市捷临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临清市捷临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3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智能按摩椅线束
- 下一篇:一种条形无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