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5196.7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杰;钟军;陈妍;孙建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7/12 | 分类号: | B21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锻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工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包括第一锻造装置,用于锻造出中部具有第一外凸部的坯料;弯曲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中部设有第二外凸部,所述下模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凸部相对设置的内凹部,所述下模的表面与所述上模的表面限制出用于容纳所述坯料的第一型腔,用于弯曲所述坯料制得预锻件;终锻模具,设有与转向架前梁形状相同的第二型腔,用于锻造所述预锻件制得终锻件。通过本实用新型锻造系统生产的转向架前梁一体成型,代替了传统的焊接成型,解决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且生产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最高时速为350公里,理论上,轮轨车辆最高时速为600公里,实现生产更高时速的高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如图1-图3所示,转向架前梁是高铁最为重要的组成部件,是车辆动力驱动和安全行驶最核心的结构。但是大部分转向架超大型产品前期采取板料焊接成型,整体的产品质量一致性差并且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无法形成量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锻造系统生产的转向架前梁一体成型,代替了传统的焊接成型,解决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且生产周期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包括:第一锻造装置,用于锻造出中部具有第一外凸部的坯料;弯曲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中部设有第二外凸部,所述下模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凸部相对设置的内凹部,所述下模的表面与所述上模的表面限制出用于容纳所述坯料的第一型腔,用于弯曲所述坯料制得预锻件;终锻模具,设有与转向架前梁形状相同的第二型腔,用于锻造所述预锻件制得终锻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上模的表面包括第一水平面和所述第二外凸部,所述第二外凸部包括第一弧形连接面和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一弧形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面和所述第二水平面相连,且所述第二水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面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第一弧形连接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终锻件的第一弯曲角度的角度差为1°~3°。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下模的表面包括第三水平面和所述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包括第二弧形连接面和第四水平面,所述第二弧形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水平面和所述第四水平面相连,且所述第三水平面位于所述第四水平面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第二弧形连接面与所述第四水平面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终锻件的第二弯曲角度的角度差为1°~3°。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第二型腔的外轮廓大于所述预锻件的外轮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弯曲模具合模锻造时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预锻件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弯曲模具设置于第二锻造装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所述终锻模具设置于第三锻造装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前梁锻造系统,通过第一锻造装置制坯,通过弯曲模具弯曲坯料制得预锻件,通过终锻模具锻造预锻件制得终锻件,本实用新型锻造系统生产的转向架前梁一体成型,代替了传统的焊接成型,解决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且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5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