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用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6070.1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申秘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H02K5/18;H02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降温 装置 | ||
1.一种风力发电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发电机的内壳(31),与内壳(31)前端传动连接的风叶片(41),以及与内壳(31)后端连接的尾翼(42);
所述内壳(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散热片(32),所述内壳(31)内装在交换壳(21)内,且交换壳(21)与内壳(31)之间的空间构成了交换腔(23);
在交换壳(21)的表面设有若干个贯穿的交换口(22),在交换口(22)的外部固定着弧形的遮风罩(24),所述遮风罩(24)的侧边固定在交换口(22)靠近内壳前端方向的交换壳(21)上,且遮风罩(24)完全盖住交换口(22);
所述交换壳(21)的前端与内壳(31)封闭,后端相对尾翼(42)呈环形敞口的回风罩(25);
所述交换壳(2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敞口的集风罩(11),所述集风罩(11)通过导流壳(12)与引流弧(13)连接;
所述集风罩(11)、导流壳(12)和引流弧(13)与交换壳(21)的外表面具有非接触的空间,且前后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11)呈喇叭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弧(13)的弧形轨迹与回风罩(25)的外轮廓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2)的排布是环形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2)的排布轨迹是:从内壳(31)的前端至后端呈直线型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2)的排布轨迹是:从内壳(31)的前端至后端呈螺旋形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60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