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带修补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1246.2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李菏瑞;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联能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汇盛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1 | 代理人: | 曾孟勍 |
地址: | 27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修补 剂粘接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物带修补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壳体和抗拉组件,壳体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竖梁,两个竖梁的顶端固定设有横梁,横梁底端一侧的内壁和壳体底端一侧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固定轴承,抗拉组件包括固定筒、拉杆、滑板、固定板、滑槽和两个滑块,固定筒固定设置在固定台顶端的中部,滑板与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两个滑块的顶端设置的第二试块,能够将织物带修补剂涂抹在其表面,并将其与第一试块的表面相抵,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通过反转开关控制正反转电机使第一试块进行向上运动,并通过弹簧使第二试块承受拉力,从而对织物带修补剂进行抗拉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补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织物带修补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属于修补剂粘接性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粘接技术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连接技术。同传统的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相比,粘接技术具有工艺简便、经济高效,减轻重量、降低能耗,缓振降噪,连接件上应力分布相对均匀,适用材料广泛及可实现异种材料连接,外观整齐等诸多优点,而对于织物带的修补使用修补剂便是非常方便的一种修补方法,不过现有的织物带修补剂测试装置只能对其进行抗剪的测试而不能对其进行抗拉测试,这样对于织物带修补剂测试不够全面,从增加了使用时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带修补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对织物带修补剂进行抗拉测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带修补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壳体和抗拉组件,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竖梁,两个所述竖梁的顶端固定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底端一侧的内壁和所述壳体底端一侧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固定轴承,两个所述固定轴承之间转动设有丝杆,所述横梁底端的一侧和所述壳体底端另一侧的内壁之间固定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杆套筒,所述丝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所述滑杆套筒和所述丝杆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试块,所述壳体内壁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一侧固定设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抗拉组件包括固定筒、拉杆、滑板、固定板、滑槽和两个滑块,所述固定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顶端的中部,所述滑板与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拉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滑板顶端的中部,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杆的顶端,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正面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正反转电机开关,所述正反转电机通过正反转电机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试块相对应的第二试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的底部固定设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配合的滑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织物带修补剂粘接性能测试装置,通过在两个滑块的顶端设置的第二试块,能够将织物带修补剂涂抹在其表面,并将其与第一试块的表面相抵,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通过反转开关控制正反转电机使第一试块进行向上运动,通过在固定筒的内部设置的弹簧,在第一试块向上提升时带动第二试块进行上升,并且在拉杆与滑板的配合下,对第一试块上的织物带修补剂粘产生拉力,从而对织物带修补剂进行抗拉测试;通过在壳体底端的两侧设置的底座,能够使测试装置工作时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联能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济宁联能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1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滚筒修补剂耐高温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人床气囊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