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带线可双向工作的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6820.3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0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李兴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线可 双向 工作 移动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带线可双向工作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自带线端口,自带线端口连接电源本体,电源本体包括第一协议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电池,电压转换模块分别连接电池和第一协议模块;自带线端口包括第一端口和充电线,充电线分别连接第一端口和电源本体,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第一协议模块连接充电线,用于检测第一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并根据外部设备的类型切换电能输入模式和电能输出模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电源的自带线只能进行电能输出不能进行电能输入的弊端,无需额外的充电线即可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携带方便,应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线可双向工作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手机的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产品功耗也随之增加,消费者对移动电源的数量需求和性能要求也相应提升。功能单一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已愈来愈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传统的充电模式已经逐渐脱离当下的生活节奏,消费者要求移动电源不仅充电效率高,而且功能丰富。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移动电源蓄电池大多都是只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输出口,只有少量的移动电源自带充电线,导致用户在需要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时需要额外找一条充电线。此外,目前国内自带线的移动电源,自带线部分只具备纯输出功能,进行电能输入需要另外配线材通过其他端口进行充电,用户需要额外搭配移动电源的充电线方能对其进行电能输入,即自带线移动电源只能通过自带线进行电能输出,而不能通过自带线进行电能输入,严重制约自带线移动电源的发展与应用。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通过自带线进行电能输出、又能通过自带线进行电能输入的自带线移动电源,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带线移动电源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自带线移动电源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自带线可双向工作的移动电源。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自带线可双向工作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自带线端口,所述自带线端口连接所述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包括第一协议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电池,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协议模块;所述自带线端口包括第一端口和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电源本体,所述第一端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第一协议模块连接所述连接线,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并根据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切换电能输入模式和电能输出模式。
进一步,所述电源本体还包括第二端口和第二协议模块;所述第二端口嵌入所述电源本体,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第二协议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协议模块和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协议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型,并根据所述外部设备的类型切换电能输入模式和电能输出模式。
特别地,所述自带线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至多同时存在一个端口为电能输入模式。避免多个端口同时进行电能输入,影响移动电源的使用。
特别地,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为Type-C接口;和/或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为Type-C接口。Type-C接口作为当前充电效率最高的接口,可极大提升移动电源的充电效率。
此外,还包括电池保护模块,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电池保护模块可以保护移动电源的内置电池安全。
进一步,所述第一协议模块设置有第一电池保护芯片,所述第一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端口的电源总线引脚;和/或所述第二协议模块设置有第二电池保护芯片,所述第二电池保护芯片连接所述第二端口的电源总线引脚。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池保护芯片为S8205A,和/或所述第二电池保护芯片为S8205A。S8205A芯片可监视移动电源的电池状态。
此外,所述电源本体还包括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第一协议模块和所述第二协议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6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油油汀取暖器
- 下一篇:手术器械、从操作设备及手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