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水排水管道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9997.9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3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星;吴彦宏;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绿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排水管道 检查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污水排水管道检查井,包括井基层、井筒、排水管道、座浆层、井圈和井盖;所述井筒内侧的中下方连接有安全网,安全网包括绕成多边形的边绳、连接于边绳上的多条系绳、设置于边绳中间的环绳以及连接于环绳与边绳之间用于组成网状结构的网绳,网绳的网眼交叉点上编制有交叉绳结,交叉绳结的外侧包覆有缓冲球,所述缓冲球为聚苯乙烯发泡球。本实用新型的雨污水排水管道检查井通过采用井基层、井筒、座浆层、井圈和井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通过在安全网的交叉绳结的外侧包覆缓冲球,当人掉到安全网上时,能够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进而减轻人受到的撞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污水排水管道检查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新城的基础建设中,市政雨污管网都是分流敷设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独立运行,互不影响。而对于城市的老城区或建成区,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都是雨污合流或雨污混流的。对于雨污合流或雨污混流的排水管网而言,其运行模式如下:在旱季时,排水管网里排放污水,接入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在雨季时,污水处理长关闭接收雨污合流水,管网排水为雨污合流水,合流水直排到河道或坑塘。
在雨季时,由于合流水中包含有大量的污水,其会对现状水体造成直接污染。随着国家政策对生态环境的高压要求,地方政府对城市的雨污合流、混流所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开展了综合整治。
对排污量较大的排水小区如住宅小区、公建和工业园区等与市政管网的接驳,小区雨污水排水总口应分别接入至市政雨水、污水管网。接入管网时需要重新设计管线,然后对路面进行开挖出沟槽,接入管线后进行掩埋,管线上还需要设置检查井,但检查井有人或物体坠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水排水管道检查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雨污水排水管道检查井,包括井基层、设置于井基层顶部的井筒、横向穿设于井筒底部的排水管道、设置于井筒顶部的座浆层、设置于座浆层顶部外侧的井圈、设置于座浆层顶部内侧的支座以及罩设于支座上的井盖,井盖的顶面与地面平齐,井筒内的底部浇筑有流槽,流槽顶部与排水管道的顶部平齐;所述排水管道为高强度HDPE双壁波纹管,高强度HDPE双壁波纹管的内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为球墨铸铁支座,所述井盖为球墨铸铁井盖。
进一步的,所述井基层由C15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井圈由C30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流槽由C10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座浆层由防水水泥砂浆浇筑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边绳、系绳、环绳和网绳均由多股高强度尼龙绳或高强度涤纶绳编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尼龙绳由高强度尼龙纤维单丝纺织而成,高强度尼龙纤维单丝经抗紫外线油剂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涤纶绳由高强度涤纶纤维单丝纺织而成,高强度涤纶纤维单丝经PVC糊树脂浸渍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雨污水排水管道检查井通过采用井基层、井筒、座浆层、井圈和井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通过在安全网的交叉绳结的外侧包覆缓冲球,当人掉到安全网上时,能够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进而减轻人受到的撞击力;通过采用聚苯乙烯发泡球,份量轻、体积大,耐冲击振动,耐老化,耐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管道检查井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管道检查井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井基层1、井筒2、排水管道3、座浆层4、井圈5、支座6、井盖7、流槽8、安全网9、边绳91、系绳92、环绳93、网绳94、缓冲球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绿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绿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9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