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区域防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0032.1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3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任成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成茂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5/14;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填埋场 区域 防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区域防雨结构,包括填埋坑,所述填埋坑的环形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的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雨管,所述集雨管的环形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峰形板,所述集雨管的环形外表面与峰形板连接处开设有多组半圆孔,该装置能够在雨水天气及时将地表堆积的雨水排出,避免雨水渗入到填埋坑内使填埋坑内的垃圾膨胀从而导致填埋坑内壁破损,进而使有害垃圾渗入土地对土壤以及水体进行污染,通过设置滤网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排水管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埋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区域防雨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几种方式,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下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垃圾卫生填埋场因为成本低、卫生程度好在国内被广泛应用,随着当前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工业固体废弃物采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但是每种处理方式都会有大量的灰渣产生,灰渣中含有大量未被处理的重金属物质和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存在,因此此类灰渣仍属于危险废物,最终通过稳固化后进入填埋场。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在大多数填埋场在填埋坑填满垃圾后只是在填埋坑封口处进行简单的密封处理,由于填埋场一般都设置在户外,在多雨的地区,填埋场长时间的雨水堆积无法疏导,容易使雨水渗入填埋坑内,使填埋坑内的垃圾遇水膨胀,容易使填埋坑内壁破损,进而使有害垃圾渗入土地对土壤以及水体进行污染;
2.虽然有些填埋场设置有排雨系统,但填埋场地表有很多杂物,容易随雨水进入到排雨管道中,进而引起排雨管道堵塞,影响排雨效果。
为此,提出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区域防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区域防雨结构,该装置能够在雨水天气及时将地表堆积的雨水排出,避免雨水渗入到填埋坑内使填埋坑内的垃圾膨胀从而导致填埋坑内壁破损,进而使有害垃圾渗入土地对土壤以及水体进行污染,通过设置滤网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排水管堵塞影响排水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区域防雨结构,包括填埋坑,所述填埋坑的环形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的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雨管,所述集雨管的环形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峰形板,所述集雨管的环形外表面与峰形板连接处开设有多组半圆孔,所述峰形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多组水槽,所述水槽与半圆孔相吻合,所述峰形板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在雨水天气及时将地表堆积的雨水排出,避免雨水渗入到填埋坑内使填埋坑内的垃圾膨胀从而导致填埋坑内壁破损,进而使有害垃圾渗入土地对土壤以及水体进行污染,通过设置滤网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排水管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峰形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填埋坑的环形内表面靠近峰形板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连接杆相吻合,所述峰形板的环形外表面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卡槽与弧形板呈T形结构相互匹配,所述弧形板的前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环形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填埋坑的环形内表面靠近第二密封盖的上方开设有多组第一疏雨通道,所述第一疏雨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雨支管,所述排雨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渗沥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成茂,未经任成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0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