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象观测站蒸发水位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0662.9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5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亮;陈菁菁;吴健;黄维;何越;张广元;殷剑;曹辉;陆斌;陈建春;金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F23/29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象 观测站 蒸发 水位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象观测站蒸发水位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蒸发桶及测量筒,两者通过连通管彼此连通从而形成U型连通器构造,其特征在于:测量筒内布置有用于感应测量筒内水位线的传感部,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测量筒产生铅垂升降动作的驱动组件;传感部感应测量筒内水位低于或高于设定水位时,驱动组件驱动测量筒产生对应的升降动作,从而使得测量筒内水位始终处于设定水位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可在蒸发桶内水位高于或低于报警水位时,仍能确保气象观测站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气象观测站在各种天气下所获得的蒸发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象观测站蒸发水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是实现地面与空气水汽之间交流的重要途径;蒸发量的研究除了在水分收支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还在气候变化、水资源利用、水利灌溉及农业蒸散等领域也有重要意义。气象观测站测量的蒸发量指的是一定面积的水面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因蒸发所损失的水层高度。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质量与蒸发桶的水面高度有紧密的相关性;按照蒸发传感器维护规范要求,蒸发桶的水位要求应保持在合适高度,需要观测员定期维护。人工对蒸发桶加汲水对于操作规范有严格的要求,不规范的操作会在连通管中产生气泡,从而造成数据不准确。同时,对于无人值守的气象观测台站和不同天气过程,加汲水的及时性始终无法保证,从而给气象观测站的正常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象观测站蒸发水位控制装置,可在蒸发桶内水位高于或低于报警水位时,仍能确保气象观测站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气象观测站在各种天气下所获得的蒸发数据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象观测站蒸发水位控制装置,包括蒸发桶及测量筒,两者通过连通管彼此连通从而形成U型连通器构造,其特征在于:测量筒内布置有用于感应测量筒内水位线的传感部,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测量筒产生铅垂升降动作的驱动组件;传感部感应测量筒内水位低于或高于设定水位时,驱动组件驱动测量筒产生对应的升降动作,从而使得测量筒内水位始终处于设定水位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升降台,升降台的上台面构成用于搁置测量筒的搁置面;升降台上布置螺纹孔且与铅垂丝杆间构成螺纹配合,铅垂丝杆底端与步进电机输出轴间通过同步带形成动力配合。
优选的,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由底座处铅垂向上延伸并穿过升降台处导向孔;以一组彼此配合的导向杆与导向孔形成一组导向单元,各导向单元环绕测量筒轴线依序均布。
优选的,所述传感部为超声波传感器;所述传感部位于测量筒筒口处,且传感部的感应面指向测量筒的液面。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包括直接连通蒸发桶的主管体以及过渡连接主管体与测量筒筒底的波纹管,主管体铅垂向的由下而上穿过底座后与波纹管间彼此同轴固接;波纹管的伸缩方向平行测量筒的升降方向。
优选的,波纹管外同轴的套设有起保护和协助支撑功能的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现有气象观测站的固有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了可升降式测量筒的独特构造,从而可在蒸发桶内水位高于或低于报警水位时,仍能确保气象观测站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气象观测站在各种天气下所获得的蒸发数据的准确性。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获取传感部采集的测量筒内水位数据来控制驱动组件,从而控制测量筒产生对应的升降动作,进而实现测量筒内水位的自动调节,最终保持测量筒内水位始终处于合适高度。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确保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蒸发数据的准确性,不仅减轻业务人员的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蒸发数据的可利用性,为天气预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提高蒸发观测数据质量,也能促进地面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发展,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的应用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未经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0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的熔胶筒节能结构
- 下一篇:一种咖啡豆烘焙过程新风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