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束杵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0900.6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1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禹;孙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馨源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7/00 |
代理公司: | 河北亿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2 | 代理人: | 徐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杵 | ||
束杵是一种用于人体保健、改善亚健康状态和治疗疾病的工具。束芒设计成无芒的小圆弧形、或小球形,成为束头,束头与束身紧密相连成一体,束身的下端部可与束杵的束杵台部至少有一根束与束杵台部可以是螺纹紧固连结、插入紧固连结,或束与束杵台制作成一体紧密地连结在束杵台上面,束杵台因功能不同有与束紧密连接的束杵台,也有不连束的圆弧面束杵台、或平面束杵台,束杵台与杵棒为紧密连接、螺纹或插入紧固连结,杵棒为实心的棒形,或空心的管形。三件束杵虽大小形状有异,但束的头均为圆钝形;点按推压人体经络、穴位、体肤等部位不会刺入皮肤、肌肉之内,可无痛苦,无感染。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束杵。
二、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用于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简便工具繁复多种多样,常常是有这样少那样,急需时又或缺这、缺那,或因单一工具有某些不足之处而少用;比如用针刺经络、穴位需要刺入皮肤、肌肉,多数人怕痛,害怕传染疾病感染,用杵棒时又难精准取穴,单用束时,穴位可较准、但又操作不便,效果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尽量避免束、针、杵、刮痧板、杵棒单一使用时仅有的单一功能,又能随时方便地转换束、针、杵、刮痧板、杵棒所具备的功能而很方便地对人体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方便操作,且无针、束刺入肌肤之痛,刮痧板较大面积损伤皮肤之苦,杵棒单一按压的压迫不舒适感,又能达到束、针、杵、刮痧板、杵棒等简便养生工具在人体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的综合作用。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其目的的:将束的束芒设计成无芒的小圆弧形、或小球形,成为无芒束头,束头与束身紧密相连成一体,束身的下端部与束杵的束杵台部按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所需的束的数目规律地与束杵台部紧密地结合在束杵台上面形成一体,亦可将束插固在束杵台上面,或将束与束杵台设计成螺纹紧固在束杵台上面,束杵台与杵棒可以紧密一体连接,也可以是螺纹或插入紧固联结,束杵台因功能不同有与束紧密连接的束杵台,也有不连束的圆弧台面或平台面;杵棒可是实心棒,亦可设计成空心管状,杵棒也可因功能需要将杵棒的一端制作成钝锥形的杵头,束杵因功能所需设计成天束杵、地束杵、人束杵,三种,制作束杵的材料可以是金属、陶瓷、塑料、木料、角骨料、石玉料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其目的的:将束的束芒设计成无芒的小圆弧形、或小球形,成为无芒束头,束头与束身紧密相连成一体,束身的下端部与束杵的束杵台部按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所需的束的数目规律地与束杵台部紧密地结合在束杵台上面形成一体,亦可将束插固在束杵台上面,或将束与束杵台设计成螺纹紧固在束杵台上面。束杵台与杵棒可以紧密一体连接,也可以是螺纹或插入紧固联结,束杵台因功能不同有与束紧密连接的束杵台,也有不连束的圆弧台面或平台面;杵棒可是实心棒,亦可设计成空心管状,杵棒也可因功能需要将杵棒的一端制作成钝锥形的杵头。束杵因功能所需设计成天束杵、地束杵、人束杵,三种。制作束杵的材料可以是金属、陶瓷、塑料、木料、角骨料、石玉料等。
因束杵综合了束、针、刮痧板、按摩球、杵棒的功能,并将其功能配合设计成了天束杵、地束杵、人束杵三种形状,因而改善了束、针、刮痧板、按摩球、杵棒在平常使用中因单一功能不方便的缺陷,且在身体保健、养生、疗病时没有了针、束刺入肌肤的痛苦,及消毒不严所引起的感染,以及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没有了刮痧板大面积刮损皮肤的危害,单独使用按摩球、杵棒的不方便。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天束杵的主视图。
附图2为天束杵的俯视图。
附图3为天束杵的底部A向图。
附图4为地束杵的主视图。
附图5为地束杵的俯视图。
附图6为地束杵的底部A向图。
附图7为人束杵的主视图。
附图8为人束杵的俯视图。
附图9为人束杵的底部A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馨源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馨源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0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