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前止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1573.6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0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江筠;唐小斑;罗星;罗先林;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陈晓宁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前 止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前止水结构,包括先施工完成的先浇墙体,绑扎位于后浇墙体内的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以及位于挑耳内的竖向钢筋和挑耳水平钢筋,并将所述挑耳水平钢筋弯折后锚固于后浇墙体内,所述后浇墙体与挑耳混凝土一起浇筑为整体;在所述先浇墙体与所述后浇墙体预留的变形缝处塞入沥青麻丝并压实;在所述先浇墙体与所述后浇墙体预留的变形缝表面采用密封胶密封。本实用新型能加长水渗流路径,从而降低渗漏风险;可提前进行土方回填,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前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建造及建筑耐久提出了要求。要求建造过程操作简单保证质量、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加快进度及降低安全风险;建筑耐久减少维修。建筑地下室变形缝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目前的做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使用时易发生渗漏且很难维修。建筑后浇带是影响地下室回填的重要因素,通常后浇带封闭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基坑长时间暴露影响安全和施工进度,后浇带也是建筑的结构自防水薄弱区域,易发生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前止水结构,大大降低渗漏风险;可提前进行地下室外墙土方回填,节约工期,减少基坑支护暴露时间,降低安全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超前止水结构,包括先施工完成的先浇墙体,绑扎位于后浇墙体内的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以及位于挑耳内的竖向钢筋和挑耳水平钢筋,并将所述挑耳水平钢筋弯折后锚固于后浇墙体内,所述后浇墙体与挑耳混凝土一起浇筑为整体。
进一步的,在所述先浇墙体与所述后浇墙体预留的变形缝处塞入沥青麻丝并压实。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先浇墙体与所述后浇墙体预留的变形缝表面采用密封胶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地下室外的水只能通过挑耳与先浇墙体接触面渗入伸缩缝,相比传统的伸缩缝处直接接触承压水具有加长水渗流路径的作用,从而降低渗漏风险;相比传统的后浇带封闭后才能进行土方回填,可提前进行土方回填,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变形缝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变形缝A-A剖面详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后浇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后浇带B-B剖面详图。
图中:1-先浇墙体;2-后浇墙体;3-沥青麻丝;4-密封胶;5-竖向钢筋;6-水平钢筋;7-后浇带;8-挑耳;9-挑耳水平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一种用于地下室变形缝处的超前止水结构,如图1-2所示,位于挑耳8中的挑耳水平钢筋9弯折后锚固于后浇墙体2内,后浇墙体2与挑耳8混凝土一起浇筑为整体,当变形缝宽度变化时挑耳8沿先浇墙体1接触面随之滑动。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地下室变形缝处的超前止水结构的施工步骤作简单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1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台装配式预制植物纤维胎膜板
- 下一篇:一种带伸缩接头的止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