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EUV光源的熔融液滴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3360.7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6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轶;王成;王关德;李学红;邹家杰;刘科;冷雨欣;翟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山东爱特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H05G2/00;H05B3/4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euv 光源 熔融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EUV光源的熔融液滴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的本体外壁设导热油输入口及导热油输出口;加热腔内填充导热油,电加热棒延伸至导热油内;内腔内安装内腔体,顶盖内腔体顶部连接,固定帽安装在内腔体内,固定帽底部固定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底部为过滤帽,过滤帽底部连通输出通道,输出通道与高速喷头连接,高速喷头与压紧螺母连接,压紧螺母固定在本体底部;优点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帽用于去除金属杂质;密封圈及压紧弹簧维持熔融装置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用,内腔体实现金属的加热、熔融及传输;加热腔用于传输导热介质;电加热棒维持熔融装置整体的实验温度环境;高速喷头按要求喷射出实验用金属液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紫外光刻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EUV光源的熔融液滴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对于极紫外光刻机技术处于一种封锁状态,国内在光刻机领域受制约的技术方向很多,在国内多年的EUV光源的研究过程中,金属液滴的形成质量,决定着EUV光源的质量,但目前金属液滴的产生装置受制于技术原型的限制,无法长期稳定地保持金属液滴的形成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EUV光源的熔融液滴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EUV光源的熔融液滴发生装置,包括压紧螺母、高速喷头、本体及内腔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导热油输入口、导热油输出口、内腔、加热腔及电加热棒,所述的本体外壁下部设有导热油输入口,与导热油输入口相对的本体一侧上部设有导热油输出口;所述的本体设有夹层,且夹层为加热腔,所述的加热腔内填充有导热油,电加热棒一端延伸至所述的加热腔的导热油内,所述的电加热棒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本体顶部;所述的本体内部中空,且中空处为内腔,所述的内腔内安装有内腔体;所述的内腔体包括顶盖、密封圈A、固定帽、压紧弹簧、过滤帽及输出通道,所述的顶盖通过密封圈A与内腔体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内腔体内壁设有凹槽,且固定帽安装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固定帽顶部与顶盖底部接触,固定帽底部为U型槽,所述的U型槽内固定有压紧弹簧,所述的压紧弹簧底部为过滤帽,所述的过滤帽下部与内腔体内的凹槽固定连接,过滤帽底部连通有输出通道,且输出通道设在内腔体内,所述的输出通道与高速喷头连接,所述的高速喷头通过密封圈B与压紧螺母连接,所述的压紧螺母通过螺纹固定在本体底部。
所述的密封圈A及密封圈B为金属密封圈。
所述的电加热棒为2个。
所述的过滤帽为不锈钢。
所述的过滤帽的过滤孔径在40微米以下。
所述的内腔体为不锈钢,且内腔体内壁涂敷导热纳米涂层。
所述的本体为不锈钢。
所述的本体内壁涂敷导热纳米涂层。
所述的本体外壁涂敷绝热纳米涂层。
所述的高速喷头利用压电陶瓷配合柔性毛细管实现高速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帽用于去除金属杂质;密封圈及压紧弹簧维持熔融装置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用,内腔体实现金属的加热、熔融及传输;加热腔用于传输导热介质;电加热棒维持熔融装置整体的实验温度环境;高速喷头按要求喷射出实验用金属液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图3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山东爱特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山东爱特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3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微观景区模型
- 下一篇:一种插拔式吸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