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件气动翻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4772.2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9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恺军;岳仁义;任希东;尹仓发;杨昌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和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气动翻边装置,凹模顶模和凹模底模之间的距离可调且二者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放置管件,凸模朝向管件的一端设尺寸略小于管件内径的凸台,驱动机构分别与凸模和凹模连接,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凹模顶模与凹模底模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管件夹紧,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凸模的运动实现管件翻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件气动翻边装置,适合对D100以下小管件进行快速翻边,翻边是通过拉伸挤压而成的,翻边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产品良率提高,完美的解决了传统翻边过程出现的所有弊端,使小管件的翻边效率比传统翻边效率整整提高了两倍的同时相较于传统的翻边模式更加的节能、环保,也很好地杜绝了管件安装后气体泄漏问题,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管件翻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气动翻边装置。
背景技术
304管件是常用于工艺排气系统中的一种管道,常用管件直径大多数都在D100及以上,但是随着PVC管件不防火问题的日益明显,市场对管件直径D100以下的304管件的需求也明显加大,尤其以化学品柜的排气最为明显,其主要使用D50的管件进行排气,由于管件的直径变小,传统的翻边模式的缺陷就暴露无遗:
1.翻边不够90°,在翻边完成后还需要人工用橡胶锤将翻边敲至90°再与法兰配合,翻边效率极其低下;
2.由于翻边后是用橡胶锤敲至90°,存在翻边不平整的缺陷,使产品的外观不良率直线上升;
3.由于翻边不平整,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气密性降低,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件直径D100及以下的304管件的管件气动翻边装置,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小管件的翻边模式,在极大地提高了翻边效率的同时也更加的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件气动翻边装置,用于管件直径D100及以下的304管件的翻边,包括驱动机构、凸模及由凹模顶模和凹模底模组成的凹模,所述凹模顶模和凹模底模相适配且二者面面相对,凹模顶模和凹模底模之间的距离可调且二者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放置管件,凸模朝向管件的一端设置尺寸略小于管件内径的凸台,驱动机构分别与凸模和凹模连接,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凹模顶模与凹模底模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管件的夹紧或松开,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凸模相对凹模的运动实现管件的翻边与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气缸,所述凸模和凹模顶模或凹模底模分别与一个气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和凹模顶模分别与一个气缸连接,凸模与气缸之间以及凹模顶模与气缸之间均通过紧固件进行紧固,凸模的运动方向和凹模顶模的运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部固定装置,所述底部固定装置上设置凹模底模、管件支撑件及与凸模连接的气缸,凸模的中轴线与管件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呈圆柱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气动翻边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凸模及由凹模顶模和凹模底模组成的凹模,所述凹模顶模和凹模底模相适配且二者面面相对,凹模顶模和凹模底模之间的距离可调且二者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放置管件,凸模朝向管件的一端设置尺寸略小于管件内径的凸台,驱动机构分别与凸模和凹模连接,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凹模顶模与凹模底模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管件的夹紧或松开,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凸模相对凹模的运动实现管件的翻边与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件气动翻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适合对D100以下小管件进行快速翻边,本装置的翻边是通过拉伸挤压而成的,翻边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产品良率提高,完美的解决了传统翻边过程出现的所有弊端,使小管件的翻边效率比传统翻边效率整整提高了两倍的同时相较于传统的翻边模式更加的节能、环保,也很好地杜绝了管件安装后气体泄漏问题,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和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致和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4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