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8960.2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8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辉;胡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欧赛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邱维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包括:铝制换热装置,设有热进气口、热出气口、冷进气口以及冷出气口,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铝制换热装置内,第一传输通道分别与热进气口、热出气口连通,第一传输通道用于输送热风;第二传输通道分别与冷进气口、冷出气口连通,第二传输通道用于输送冷风;热管换热装置,热管换热装置设置在热进气口的外侧以及冷出气口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铝制换热装置内,能够将热风的热量传递给冷风,以加热冷风,因铝制换热器换热率很难提高,通过热管换热装置进行辅助换热,在成本差异不大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换热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能回收过程,一般是将热风、冷风分别送入换热装置,使热风、冷风分别进入换热装置后,热风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风,冷风吸收热风传递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热风、冷风经换热装置作热交换处理后从换热装置排出,从而完成热能回收,实现气体循环利用。然而目前一般是直接将热风、冷风输入至换热装置,由于换热装置本身的换热率很难再提高,故存在换热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换热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换热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包括:
铝制换热装置,设有热进气口、热出气口、冷进气口以及冷出气口,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内,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别与所述热进气口、所述热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用于输送热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分别与所述冷进气口、所述冷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输送冷风;
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热管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热进气口的外侧以及所述冷出气口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换热系统设有铝制换热装置和热管换热装置,通过将热管换热装置设置在热进气口以及冷出气口的外侧,使得热风经热管换热装置的一侧、热进气口后进入至第一传输通道,冷风经冷进气口进入至第二传输通道,由于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铝制换热装置内,目的是将第一传输通道中的热风的第二部分热量传递给第二传输通道中的冷风,以加热第二传输通道中的冷风的温度;此外由于铝制换热装置换热率很难提高,本实施例还设置有热管换热装置,在热风经过热管换热装置时,热风的第一部分热量将传递给热管换热装置的一侧,此时热管换热装置的一侧吸收第一部分热量后再将第一部分热量传递到热管换热装置的另一侧,当冷风进入铝制换热装置作热交换处理后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冷风自冷出气口排出再流至冷出气口外侧的热管换热装置的另一侧,热管换热装置的另一侧再将第二部分热量传递给冷风,使得冷风温度再次升高,以满足换热需求。本实施例通过热管换热装置进行辅助换热,在成本差异不大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换热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包括若干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一换热管呈横向分布在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内;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包括若干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二换热管呈纵向分布在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高效换热系统还包括:热进风管道、热出风管道、冷进风管道和冷出风管道,所述热进风管道与所述热进气口连通;所述热出风管道与所述热出气口连通;所述热进风管道和所述热出风管道用于输送热风;所述冷进风管道与所述冷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出风管道与所述冷出气口连通,所述冷进风管道和所述冷出风管道用于输送冷风;所述热管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热进风管道内和所述冷出风管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欧赛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欧赛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8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标示灯
- 下一篇:一种立式光调制解调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