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9032.8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新;杨晓东;彭志军;朱向雄;文胜格;周年聪;王一彬;邹俊毅;吴国钦;冯有贤;张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75 | 分类号: | B62D55/075;B62D55/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楼梯 攀爬 悬挂 履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履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包括履带本体,履带本体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车轴梁,车轴梁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履带支撑架,两组车轴梁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履带轮,履带轮的外表面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表面套设有驱动齿,两组车轴梁之间贯穿设置有辅助轮轴,辅助轮轴的两端对称套设有履带过度轮组,车轴梁靠近履带轮一端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套,两组车轴梁的外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浮动轮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该机构,可以防止车头在重力作用下,瞬间低头导致车身不稳的情况发生,避免整个车身的重心转移过快,防止车身发生摇晃导致翻车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履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
背景技术
履带主要是通过主动轮进行驱动的,在军事领域,尤其涉及坦克等军事重器方面,有着极其广泛地应用,由于履带的特殊性,可以赋予坦克爬陡坡、越宽壕、涉深水、克垂壁、穿沼泽和过田野等作战功能,人们常称之为坦克的“无限轨道”。
传统的悬挂履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是不具备特殊的缓冲机构,造成悬挂履带在爬楼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当悬挂履带爬到楼梯顶端时,车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瞬间低头,从而导致整个车身的重心会快速地发生转移,导致车身不稳,出现摇晃,甚至翻车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驾驶过程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包括履带本体,所述履带本体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车轴梁,所述车轴梁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履带支撑架,两组所述车轴梁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的外表面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套设有驱动齿,两组所述车轴梁之间贯穿设置有辅助轮轴,所述辅助轮轴的两端对称套设有履带过度轮组,所述车轴梁靠近履带轮一端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套,两组所述车轴梁的外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浮动轮组,所述浮动轮组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靠近车轴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套,所述辅助板远离浮动轮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型号为6008GB,所述支撑套与车轴梁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侧端装饰板固定轴。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轴的数量为五组,所述驱动齿与履带本体相啮合。
优选的,两组所述车轴梁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轴套套设有转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弹簧远离辅助板的一端与车轴梁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履带支撑架通过对锁螺丝与车轴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人员利用该悬挂履带进行爬楼梯时,通过驱动齿和履带本体的啮合作用,履带本体会带着辅助过度轮组进行运动,此时辅助过度轮组能够更好地与楼梯进行咬合,当整个车身头以及浮动轮组到达楼梯的顶端时,此时浮动轮组会带着辅助板进行转动,在转轴的辅助作用下,辅助板会紧接着带动着弹簧进行运动,再配合上弹簧与车轴梁之间的转动运动,此时弹簧会被压缩,紧接着弹簧会产生一个反弹力,从而对整个履带本体进行缓冲,通过设置该机构,可以防止车头在重力作用下,瞬间低头导致车身不稳的情况发生,避免整个车身的重心转移过快,防止车身发生摇晃导致翻车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应楼梯攀爬的悬挂履带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9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