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虾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0443.9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覃孔集;李海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宏业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童世锋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虾 养殖 废水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海虾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壳体、调节机构、拆卸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拆卸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左侧,所述支撑块的左侧安装有气缸。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块、气缸、固定管和伸缩管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调节固定管排出废水的方位,通过隔板、拉板、过滤网、固定杆、挡块、挤压块、限位板和缓冲弹簧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废水过滤净化的效果,拆卸过程简单方便,通过收集壳、固定漏斗、紫外线灯和玻璃板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废水净化的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海虾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海虾也称红虾、赤虾、大青虾等,是水产、海产虾的肉或全体的总称。海虾营养成分丰富,味道鲜美,可做食膳也可做为药材使用。海虾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及长江口以北各海区,为中国特产,在海虾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但是常见的海虾养殖产生的废水都是直接排放,不仅大大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从而导致废水不能循环进行利用,大大降低了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供出一种海虾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海虾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海虾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壳体、调节机构、拆卸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拆卸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左侧,所述支撑块的左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右侧贯穿支撑块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气缸的右侧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套接有伸缩管;
所述拆卸机构包括隔板和拉板,所述隔板安装在壳体内壁顶部的中点处,所述拉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拉板靠近壳体的一侧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拉板靠近隔板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靠近隔板的一侧贯穿隔板且延伸至其内部与隔板的内壁相互接触,位于同侧的两个拉板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壳体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安装有挡块,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靠近壳体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壳,所述收集壳安装在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且位于收集壳的顶部安装有与收集壳相互连通的固定漏斗,所述收集壳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收集壳的内壁上且对应紫外线灯的位置安装有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壳体的内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挡块靠近缓冲弹簧的一侧通过缓冲弹簧与挤压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拉板的一侧与拉板相互接触,所述限位板靠近挤压块的一侧与挤压块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限位板的内壁与固定杆的表面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块、气缸、固定管和伸缩管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调节固定管排出废水的方位,从而避免拆卸过滤网维护时需要停机操作,通过隔板、拉板、过滤网、固定杆、挡块、挤压块、限位板和缓冲弹簧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废水过滤净化的效果,而且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拆卸维护,大大提高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拆卸过程简单方便,通过收集壳、固定漏斗、紫外线灯和玻璃板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废水净化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的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宏业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宏业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0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牛腿的预制混凝土L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