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连接器配件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2510.0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1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立鸿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充电器 连接器 配件 阻燃 性能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连接器配件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包括箱体、透明门板、检测舱和喷火头,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舱,且检测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透明门板,所述检测舱的内部安装有喷火头,所述检测舱的内部设置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排风机,能够将检测舱内部的气体吸入排气管的内部进行排出,且第一过滤网和阻拦网的设置,能够对过滤层进行限制,过滤层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燃烧检测中的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污染,实现了对气体的过滤,从而使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具有过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配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连接器配件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可将水平的不断提高,充电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连接器配件是充电器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需要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连接器配件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但是现有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传统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对连接器配件进行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使阻燃性能检测设备的过滤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连接器配件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阻燃性能检测设备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连接器配件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包括箱体、透明门板、检测舱和喷火头,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舱,且检测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透明门板,所述检测舱的内部安装有喷火头,所述检测舱的内部设置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排气管、排风机、第一过滤网、过滤层、阻拦网以及盖板,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于箱体的顶端,所述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排风机,且排风机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顶端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盖板,且盖板的内部设置有阻拦网。
优选的,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固定板、卡座、卡接块、外套筒、支撑杆以及固定栓,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检测舱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座,且卡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筒,且外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外套筒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栓。
优选的,所述卡座设置有三组,且卡座在固定板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卡座和卡接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外套筒和支撑杆之间构成套筒结构,所述外套筒和固定栓之间呈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固定座、夹板、导向柱、弹簧以及拉环,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一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俯剖面呈“C”字形设置,所述夹板、导向柱和拉环之间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在第一过滤网和阻拦网之间呈均匀分布,所述盖板的内径大于排气管的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充电器的连接器配件的阻燃性能检测设备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排风机,能够将检测舱内部的气体吸入排气管的内部进行排出,且第一过滤网和阻拦网的设置,能够对过滤层进行限制,过滤层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燃烧检测中的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污染,实现了对气体的过滤,从而使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具有过滤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立鸿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立鸿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2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