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3946.1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高洁;杨永英;于永庆;丁玉成;赵涛;李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昌科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沈昌武 |
地址: | 737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隐形 垃圾 分类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回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地下基室,所述地下基室埋深于地下,包括:第一基室、第二基室、排水沟;所述第一基室与第二基室为无盖结构,且第二基室紧靠第一基室设置,所述排水沟设置于第一室与第二基室底部;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基室内部;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于排水沟内部,包括:潜水泵,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潜水泵相接;收集桶,所述收集桶复数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并可随升降装置运动;外盖,所述外盖覆盖第一基室与第二基室的顶面,位于地面之上,包括:第一基室顶盖,第二基室顶盖,密封条;以达到节约空间,减少臭气发散,合理的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回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埋式垃圾桶,这种新式的垃圾桶与普通露天垃圾桶大小差不多,但是埋于地下,既节省了空间占用,又有效的减少了臭气发散与蝇虫滋生,相较于地面上的放置式垃圾桶有诸多优点,现今,为响应国家“垃圾分类”的环保政策,发明出一种地埋式的并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收集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通过其埋地式的结构和其内部设置的多个收集桶,以达到节约空间,减少臭气发散,合理的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基室:所述地下基室埋深于地下,包括:第一基室、第二基室、排水沟;所述第一基室与第二基室为无盖结构,且第二基室紧靠第一基室设置,并与第一基室相连通,所述排水沟设置于第一基室与第二基室底部并贯穿第一基室与第二基室;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基室内部;
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于排水沟内部,包括:潜水泵,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潜水泵相接;
收集桶,所述收集桶复数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并可随升降装置运动;
外盖,所述外盖覆盖第一基室与第二基室的顶面,位于地面之上,包括:第一基室顶盖,第二基室顶盖,密封条;所述第一基室顶盖与第一基室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基室顶盖通过若干立柱与升降装置固定,并可随升降装置一齐运动,第一基室顶盖上开设有与收集桶数量对应的第一开口,在每个第一开口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顶盖;第二基室顶盖位置与第二基室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条设置于第一基室顶盖与第二基室顶盖的底面边缘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升降平台,液压管;所述液压升降平台由第一基室底面朝向第一基室顶面进行升降;所述液压管一端连接液压升降平台,另一端穿过第一基室与第二基室连通处放置于第二基室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基室顶盖上开设有一个第二开口,在第二开口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顶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桶上相对设置有固定杆,收集桶底部复数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固定杆包括:基座,杆身;所述基座为圆柱体,固定在收集桶上,所述杆身为圆柱体,固定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基室内设置有挂架,用于挂起液压管与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基室顶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太阳能语音指示灯装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昌科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昌科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3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