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长筒形薄壁零件的车削机构及使用其的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3947.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9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陈伟;杨成龙;单帅;钱子栋;董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Q11/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丽霞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长 薄壁 零件 车削 机构 使用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长筒形薄壁零件的车削机构及使用其的机床。所述用于加工长筒形薄壁零件的车削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支撑筒、同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筒中的拉杆、至少两组沿所述支撑筒径向伸缩、用于顶紧工件的顶紧销钉,还包括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支撑筒内的锁紧组件、用于将锁紧组件轴向位移以使所述锁紧组件与工件紧贴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以阻止所述顶紧销钉脱离支撑筒的弹性胶圈,所述锁紧组件和调节组件在所述支撑筒的两端均有设置;所述弹性胶圈套装于至少两组所述顶紧销钉的外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缓零件车削过程中的震动,减小装夹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长筒形薄壁零件的车削机构及使用其的机床。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领域均存在轴与孔的配合,一般来讲轴孔配合的基体零件较大,价值高,若轴孔直接接触摩擦,造成的损失较大,为了提高可更替性、节约使用成本,通常在孔里安装衬套,而在一些大型结构中,此类衬套的主要特点是长径比大、壁厚薄。如图1所示,此衬套长径比为5,壁厚仅1.3mm,内孔为8级公差精尺寸;加工难点在于,镗削内孔时由于零件直径大,壁厚薄,容易震动,将造成椭圆严重,公差难以保证。现有技术中加工薄壁零件的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不便。
现有技术如专利公告号CN105728770A公示的一种用于车削薄壁圆筒工件的夹具工装,其在套筒径向设置了多个用于顶紧工件的滑块,通过在所述滑块上设置的限位凸起放置滑块从套筒的通槽中滑出,这种凸起的限位结构使用时可靠性差,易发生滑动。又如专利公告号CN109128237B公示的一种车削加工薄壁圆筒件外壁装夹系统及方法,其通过双头螺栓、垫片、调节螺母等实现工件的轴向固定,这种螺纹配合的固定方式需要分别调节各个位置的螺栓,使操作过于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长筒形薄壁零件的车削机构及使用其的机床,其具有操作快速、简单且可靠性较高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阻止顶紧销钉脱离,保证工件轴向上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长筒形薄壁零件的车削机构包括具有轴孔且用于固定工件的支撑筒、同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筒内的拉杆、至少两组沿所述支撑筒径向伸缩、用于顶紧工件的顶紧销钉,还包括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支撑筒内的锁紧组件、用于将锁紧组件轴向位移以使所述锁紧组件与工件紧贴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以阻止所述顶紧销钉脱离支撑筒的弹性胶圈,所述锁紧组件和调节组件在所述支撑筒的两端均有设置;所述弹性胶圈套装于至少两组所述顶紧销钉的外周。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顶紧销钉的外周设置弹性胶圈,用以阻止所述顶紧销钉脱离支撑筒,不仅实现了安装的简单、快捷性,而且还能有效固定锁紧销定的径向位移,能够很好的保证工件在轴向上的定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轴孔分为第一内径段、第二内径段和第三内径段,所述第三内径段位于支撑筒的中部,所述第一内径段、第二内径段位于支撑筒的两端,且所述第二内径段位于第一内径段和第三内径段之间;所述第二内径段的内径小于第一内径段的内径,使所述第一内径段和第二内径段因高低差而形成侧壁,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一内径段配合并与所述侧壁抵接;所述顶紧销钉位于所述第三内径段处。
优选的,所述第三内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径段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压套、橡胶圈和螺钉,所述橡胶圈安装在所述第一内径段内,且所述橡胶圈通过所述压套与所述侧壁抵接;所述压套自所述支撑筒的外侧伸入至所述第一内径段内,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压爪和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所述压爪抵接所述锁紧组件,所述压爪在所述支撑筒的外侧通过所述调节螺母将所述锁紧组件轴向位移。
优选的,所述顶紧销钉轴向上的一个末端为球面,所述顶紧销钉轴向上的另一个末端设有凹陷的卡槽,所述弹性胶圈与所述卡槽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3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式隐形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改性塑料生产的除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