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击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6220.3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昌;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建昌测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16 | 分类号: | H01B17/16;H01B17/38;H01B17/46;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姚远方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击 探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雷击探测装置,包括:探测装置外壳、底座、空气探测装置、防雷支撑架、折叠架以及引弧棒,探测装置外壳内部安装有空气探测装置,探测装置外壳的侧端面固定有通气扇外壳,通气扇外壳内部安装有通气扇,探测装置外壳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前端面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前端面安装有显示屏,支撑柱的下端面固定有底座,底座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折叠架、铰链、防雷支撑架以及滚轮,实现在探测装置上增加防雷装置,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并且在不用时能够将防雷装置折叠固定,减小了探测装置整体的体积,通过滚轮实现了探测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探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雷击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探测装置能够对周围空气在特定时间进行检测,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
但是,目前的空气探测装置在露天雷雨天气使用时会有遭受雷击的危险,并且空气探测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进行转移,在使用时十分不方便。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防雷击探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雷击探测装置,通过增加折叠架、铰链、防雷支撑架以及滚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雷击探测装置,包括:探测装置外壳、底座、空气探测装置、防雷支撑架、折叠架以及引弧棒,所述探测装置外壳内部安装有空气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外壳的侧端面固定有通气扇外壳,所述通气扇外壳内部安装有通气扇,所述探测装置外壳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前端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端面安装有显示屏,支撑柱的下端面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防雷支撑架,所述防雷支撑架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端面安装有引弧头,所述防雷支撑架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绝缘子,所述防雷支撑架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固定杆,所述防雷支撑架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引弧棒,所述引弧棒的下表面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下表面安装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的下表面安装有放电球头,所述防雷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铰链,所述底座的左端面安装有折叠架,所述折叠架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所述折叠架的内部安装有铰链。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探测装置外壳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安装有空气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外壳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安装有通气扇外壳,两个所述通气扇外壳的内部都安装有通气扇。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滚轮,所述折叠架的下表面共有安装有四个滚轮,所述折叠架分为前后两段,并且两段折叠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折叠架与底座通过铰链连接。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雷支撑架分为上下两段,两段所述防雷支撑架通过铰链连接,并且所有的零件都安装在上段防雷支撑架的圆周表面上。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雷支撑架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绝缘子,若干个所述绝缘子依次竖直安装在防雷支撑架上,所述引弧棒为L形,所述金属条的倾斜向着引弧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折叠架、铰链、防雷支撑架以及滚轮,实现在探测装置上增加防雷装置,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并且在不用时能够将防雷装置折叠固定,减小了探测装置整体的体积,通过滚轮实现了探测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建昌测绘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建昌测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6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