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含锌煤气的脱锌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6973.4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3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武良辰;武兆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祝坤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含锌 煤气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含锌煤气的脱锌循环装置,包括煤气输送总管道、盘管换热器、高温气液分离器、煤气输出汇总管道、第一高温波纹补偿器、锌液管;煤气输送总管道的出口端连接盘管换热器的进口端;盘管换热器进口端连接煤气输送总管道的出口端;高温气液分离器固定安装在盘管换热器的底部,进口端连接盘管换热器的出口端;煤气输出汇总管道进口端,连接高温气液分离器的煤气出口端;锌液管的进口端连接高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出锌液的出口端;第一高温波纹补偿器固定安装在高温气液分离器与锌液管之间。该装置是通过将含有锌的煤气通入盘管换热器的内管中,采用外壁的盘管液体循环,将煤气和锌液体分开,能高效率、高质量的锌液体和煤气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煤气余热回收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含锌煤气的脱锌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能对煤炭做高温干馏处理,将其高效地转换为焦炭、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产物,是高效的能量转换窑炉。在焦炉支出热中,650℃-700℃荒煤气的带出热约占36%,具有极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显然荒煤气带走的交流生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热量。一般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喷洒循环氨水的方法降低荒煤气温度,这种方法不仅浪费荒煤气显热而且会增加氨回收工段工艺荷载,同时也会额外增加能耗。在进行回收荒煤气带走的热量市,还需要考虑的是焦炉煤气中往往混杂有对生产及生活有用的其他物质,例如在高温煤气中含有锌液体,如何进行回收,进行分离煤气中的锌液体是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上述出现的如何分离煤气中的锌液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温含锌煤气的脱锌循环装置,具体地为:包括煤气输送总管道、盘管换热器、高温气液分离器、煤气输出汇总管道、第一高温波纹补偿器、锌液管;所述煤气输送总管道的出口端连接盘管换热器的进口端;所述盘管换热器,设置有多组并列分布,进口端均独立地连接煤气输送总管道的出口端;所述高温气液分离器固定安装在盘管换热器的底部,进口端连接盘管换热器的出口端,一组高温气液分离器对应至少一组盘管换热器;所述煤气输出汇总管道的进口端,连接高温气液分离器的煤气出口端,用于收集分离后的煤气;所述锌液管的进口端连接高温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锌液的出口端,用于收集分离后的锌液;其中所述第一高温波纹补偿器固定安装在高温气液分离器与锌液管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盘管换热器包括内管和盘管;所述内管的内径设置为100-1500mm,高度为500-6000mm;用于提供高温含锌煤气的换热路径;所述盘管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外侧壁,用于换热过程的介质流动提供流动路径。
作为改进,还包括汽包、水泵、变频循环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汽包的输入端;所述汽包输出端通过变频循环泵连通至盘管换热器的盘管入口端;所述盘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汽包的另一进口端;其中所述汽包的另一出口端连通蒸汽输送管道。
作为改进,所述变频循环泵设置有多组,高温气液分离器固定安装有8-12组。
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二高温波纹补偿器,固定安装在煤气输送总管道和盘管换热器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高温含锌煤气的脱锌循环装置,通过将含有锌的煤气通入盘管换热器的内管中,采用外壁的盘管液体循环,实现内管内煤气降温过程中锌蒸汽在内筒壁冷凝成锌液体,顺着内筒内壁下流,再沿着下端连接的高温气液分离器,将煤气和锌液体分开,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锌液体和煤气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煤气输送总管道1、盘管换热器2、高温气液分离器3、煤气输出汇总管道4、第一高温波纹补偿器5、锌液管6、汽包7、水泵8、变频循环泵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沪友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6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