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1872.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九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5/00;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刘永来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综***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干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水平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端水平延伸与箱体壁相交处分别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连接有热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与热源机构连通,所述箱体出料口的上方连通有余热回收管道,所述余热回收管道内设有对杂质和灰尘进行过滤的过滤网,所述余热回收管道还设有对过滤网过滤物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在烘干过程中余热回收通道设置的过滤网,过滤孔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加上环境的恶化,人民急需对现有能源消耗进行回收和再利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干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在现有的烘干装置安装了余热回收装置,由于烘干装置作用的烘干物不同,使得在烘干的过程中伴随着水分的蒸发,大量的杂质和灰尘也漂浮在烘干箱内,但是在余热废气回收利用的时候,会同时将箱体内漂浮的杂质及灰尘一起吸入余热回收管道,一般通过在余热废气回收通道设置过滤网,当过滤网使用时间较长后,过滤孔容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干装置,解决在烘干过程中余热回收通道设置的过滤网,当过滤网使用时间较长后,过滤孔容易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水平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端水平延伸与箱体壁相交处分别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连接有热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与热源机构连通,所述箱体出料口的上方连通有余热回收管道,所述余热回收管道内设有对杂质和灰尘进行过滤的过滤网,所述余热回收管道还设有对过滤网过滤物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余热回收管道设置过滤网,在余热废气回收过程中,将杂质和灰尘进行过滤,能将过滤网过滤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清理,提升后续过滤的效果,同时防止对再利用设备的损坏,减少企业人员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时间,同时结构简单,将极大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
进一步,所述清理机构为凹型收纳盒,所述余热回收管道内过滤网的下方开有开口,所述余热回收管道开口靠近箱体切壁中间开有第一滑槽,所述余热回收管道开口远离箱体的切壁中间开有第二滑槽,所述凹型收纳盒在余热回收管道开口内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设置;能有效降低被过滤网过滤下来的颗粒杂质和清理装置清理下来的灰尘在过滤往前堆积,同时在快速空气经过凹型收纳盒时,产生一定向上的回旋风,回旋风沿着过滤网向上,能够对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同时在清理装置在清理时,随风穿过过滤网的灰尘由于重力作用将呈现抛物线掉落在凹型收纳盒内,极大提升杂质和灰尘的处理效果,将过滤的杂质和灰尘收集然后集中处理,有效避免杂质和灰尘对余热回收管道后端的再利用设备损坏,同时能放置将杂质和灰尘直排污染环境及空气,提升生产车间及厂房的空气质量及环境质量。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向下延伸至凹型收纳盒表面,提高过滤网对整个余热回收管道杂质和回收的过滤效果,余热回收管道的流动空气在凹型收纳盒内产生回旋风沿着过滤网向上,提升对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尘的清理效果。
进一步,通过在过滤网与余热回收管道开口远离箱体的切壁之间固定设置第一弹簧,余热回收管道快速流动空气推动过滤网挤压第一弹簧后,余热回收管道停止工作后,对过滤网的推力消失,第一弹簧立即释放能量,利用惯性原理,第一弹簧将带动过滤网不停的往复快速运动,直至停止,将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尘抖落在凹型收纳盒内,有效提升过滤网除杂和除尘的效果。
进一步,通过在过滤网上端的余热回收管道壁设置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下方开口长度相同,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箱体的侧壁与第三滑槽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通过连杆与过滤网固定连接,避免过滤网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倾斜,从而产生缝隙而降低过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九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九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1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益智学习机
- 下一篇:一种振动传感设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