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3455.5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5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驰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兆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1 | 代理人: | 胡慧 |
地址: | 2352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底部左侧设有焊接相连的的弧形支架,弧形支架两端设有互为一体结构的固定片,固定片与底座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所述底座右侧对应弧形支架处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块内部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隔振顶板,所述隔振顶板两端设有互为一体接结构的固定块,固定块顶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活动柱,活动柱顶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底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隔振底板;所述电机本体外套装有卡环,卡环与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卡环内部设有通过粘连剂相连的软胶垫;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电机本体工作时的减震效果,提高电机使用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具体是一种减震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俗称马达。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
现有技术中,电机通常直接固定在支架上面,支架与地面或者其他安装平台直接接触,在电机工作时,电机产生震动,电机会带动支架同步产生震动,减震效果差,从而使固定电机的螺栓易松动,导致了电机运行过程中机壳的同心度不能保证,且螺栓松动后,电机震动易带动支架与地面或者其他安装平台碰撞产生噪音
为此,发明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减震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底部左侧设有焊接相连的的弧形支架,弧形支架两端设有互为一体结构的固定片,固定片与底座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所述底座右侧对应弧形支架处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块内部设有减震机构,所述电机本体外套装有卡环,卡环与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卡环内部设有通过粘连剂相连的软胶垫。
工作时,首先固定块和弧形支架安装到底座对应位置上,使得电机本体通过卡环固定固定块上,进而启动电机本体运作,此时减震机构会对电机本体起到稳固的作用,同时卡环内的软胶垫会减少与电机本体之间的摩擦,从而卡环的使用寿命,相较于传统的电机,能够提高电机本体工作时的减震效果,减少生产事故的出现,提高电机使用的安全性能,且建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隔振顶板,所述隔振顶板两端设有互为一体接结构的固定块,固定块顶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活动柱,活动柱顶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底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隔振底板;便于电机本体工作产生振动时,提高电机本体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振底板底部与底座之间通过焊接相连,底座底部粘连有防滑橡胶垫;能够增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电机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振底板顶部通过套装固定安装有减震柱,减震柱外表面设有通过卡接相连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柱两端通过套接固定安装有保护块,保护块与隔振底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减震柱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减震顶板,减震地板顶部两端设有互为一体结构且呈半圆形的凹槽,凹槽内通过卡接固定相连的固定销,固定销与隔振顶板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便于电机本体与弧形支架保持水平的状态,进一步提高电机本体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震柱内部为中空结构,减震柱内部的填充有泡沫状的消音棉;便于减少减震弹簧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3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