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配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液体配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4244.3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3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利;简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将自动化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明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3 | 代理人: | 沈小川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配料 装置 应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配料装置,包括装置架,还至少包括:原料暂存桶,数量若干,设于装置架顶部,用于暂存液体原料;计量料桶,数量不大于原料暂存桶的数量,设于原料暂存桶的下方,计量料桶设有称重传感器,用于计量从原料暂存桶送入的液体原料;排料机构,设于计量料桶下方,用于将计量料桶输送过来的液体原料导流至盛料桶;盛料桶,设于排料机构下方,用于盛放液体原料。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液体配料系统,包括上述的液体配料装置。代替人工配料,更加准确、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细加工设备,特别涉及液体原料配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药、化工及食品等多个行业,均需要频繁的进行液体物料的配料。配料的准确度直接对加工的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一般情况下,用料较多的主料采用设备计量,而对于用料量较少的辅料则仍然采用人工配料,这样不仅增加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配料效率较低,操作误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配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液体配料系统,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液体原料的计量取用,尤其是可以针对用量少而精的辅料同时取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液体配料装置,包括装置架,还至少包括:原料暂存桶,数量若干,设于装置架顶部,用于暂存液体原料;计量料桶,数量不大于原料暂存桶的数量,设于原料暂存桶的下方,计量料桶设有称重传感器,用于计量从原料暂存桶送入的液体原料;排料机构,设于计量料桶下方,用于将计量料桶输送过来的液体原料导流至盛料桶;盛料桶,设于排料机构下方,用于盛放液体原料。
原料暂存桶的底部设有送料管,送料管中部设有送料阀门,计量料桶的顶部至少设有一个入料口,至少有一个原料暂存桶的送料管从入料口伸入计量料桶内,送料管与入料口无接触,防止送料管自身影响到计量料桶的称重传感器的计量准确性。
进一步的,每个计量料桶顶部入料口至少设有两个,至少有两个原料暂存桶的送料管分别从入料口伸入计量料桶内。
至少有一个原料暂存桶的送料管上设有送料支管,送料支管的内径小于送料管的内径,所述送料支管的两端与送料阀门两侧的送料管连通,在送料支管上还设有支管阀门。粗细不同的送料管和送料支管可以在前期同时打开大量输送,当到输送的液体原料的量接近要求时,关闭直径大的送料管,仅让直径小的送料支管继续送料,可以提高送料的精度。
原料暂存桶设有八个,分为两排且对称设置;计量料桶设有四个,分为两排且对称设置;每排相邻的两个原料暂存桶的送料管伸入同一个计量料桶内。
排料机构设于计量料桶对角连线交叉点的正下方。因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计量料桶为田字形的排布方式,所以,排料机构位于计量料桶对角线交叉点的位置,正好与每个计量料桶的距离相等。
排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上方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固定在装置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矩形框架的顶部与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排料机构还设有导流漏斗,导流漏斗的上下敞口,导流漏斗的顶部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底部,导流漏斗用于汇流从计量料桶输送过来的液体原料并流出。
设置排料机构,为了便于将从若干个计量料桶送来的液体原料集中地送往盛料桶内,因此,不用将盛料桶逐个地送入计量料桶下方去收取原料。从而,可以设定固定的位置,放置一个盛料桶用于接收从若干个计量料桶的液体原料。大大节约了排料、接料的工序时间,提高了整个配料的效率。
所述计量料桶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从矩形框架之间伸入导流漏斗内。
在升降气缸的一旁还设有一竖直的导向杆,导向杆的顶部固定在装置架上,在矩形框架上设有竖直套筒,所述导向杆穿入竖直套筒内,导向杆与竖直套筒滑动配合。通过导向杆使排料机构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防止其矩形框架在上下往返运动的过程中晃动,保证排料机构汇集后送出的液体原料能准确地流入盛料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将自动化设备(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正将自动化设备(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4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焊机汇流带抓带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横向圆周开槽结构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