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拱形雨水调蓄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8883.7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积武;吴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竞舟雨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B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老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4 | 代理人: | 葛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区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拱形 雨水 调蓄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拱形雨水调蓄渠,包括若干个相互拼接的渠槽本体,渠槽本体包括上拱顶以及分布在上拱顶两侧的支撑边板,上拱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口,上拱顶的两端分别设有嵌合卡扣以及扣合槽,嵌合卡扣与扣合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上拱顶的表面呈凹凸交替分布状,支撑边板位于上拱顶的底部且与上拱顶固定连接,支撑边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纵向分布的加固槽且沿支撑边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支撑边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拱顶的两端分别设有嵌合卡扣以及扣合槽,配合支撑边板的端部的凸块以及限位槽,方便对渠槽本体进行拼装、连接,便于对雨水进行控制、调蓄、传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拱形雨水调蓄渠。
背景技术
每年的雨季,城市道路经常出现积水,内涝,带来大量的财产损失,目前国内采用的是普通排水管道对雨水的输送,排放。
但是,排水管道只是一种排水产品,功能单一,无法高效地控制、调蓄短时出现的大量雨水,出现流水不畅时,或者超标雨水时,容易产生内涝。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拱形雨水调蓄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管无法高效控制、调蓄短时出现的大量雨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拱形雨水调蓄渠,包括若干个相互拼接的渠槽本体,所述渠槽本体包括上拱顶以及分布在上拱顶两侧的支撑边板,所述上拱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上拱顶的两端分别设有嵌合卡扣以及扣合槽,所述嵌合卡扣与扣合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上拱顶的表面呈凹凸交替分布状,所述支撑边板位于上拱顶的底部且与上拱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边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纵向分布的加固槽且沿支撑边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支撑边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水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渠槽本体采用聚丙烯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拱顶的边缘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支撑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安装孔且与上拱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边板的包括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端部的设有凸块,所述右侧板的端部端固定开设有限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边板的端面呈梯形状且与上拱顶垂直分布,所述支撑边板的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拱顶的两端分别设有嵌合卡扣以及扣合槽,配合支撑边板的端部的凸块以及限位槽,方便对渠槽本体进行拼装、连接,方便对渠槽的长度进行调节,提高施工操作的方便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拱顶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方便对雨水进行收集,且渠槽本体的内部留有空腔,方便对雨水进行控制、调蓄、传输。
3、本实用新型利用渠槽本体底部开放的结构以及支撑边板表面均匀分布的渗水孔,方便对泥土缺水时进行渗透、湿润,同时在泥土内雨水超标时反向渗透进渠槽内排出,有效避免内涝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渠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拱形雨水调蓄渠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拱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渠槽本体-1,上拱顶-2,支撑边板-3,进水管-4,进水口-5,嵌合卡扣-6,扣合槽-7,加固槽-8,渗水孔-9,安装孔-10,连接柱-11,左侧板-12,右侧板-13,凸块-14,限位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竞舟雨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竞舟雨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8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二次刺伤的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精神卫生医院改良的心理沙盘